2024年的两大热门——自动驾驶和AI,两大领域轮番登陆资本市场“头条”。
尤其在自带“明星效应”的自动驾驶赛道,目前已涌现诸多上市成功的“实力派”。先是地平线、黑芝麻智能、速腾聚创、知行科技等企业顺利登陆港交所,随后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企业也在纳斯达克“圆梦”。
近日,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INIEYE(以下简称“佑驾创新”)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登陆港股市场。
那么,在“高手如云”的自动驾驶赛道中,佑驾创新能否脱颖而出?
智驾为核,研发为刃,营收稳步增长
天眼查数据显示,佑驾创新自2014年成立以来,便专注于利用全栈自主研发的软硬件一体化技术,分阶段推进L0至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并不断探索自动驾驶领域的前沿技术。
根据其招股书,佑驾创新近年来的业绩表现稳健且持续上升。从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5亿元、2.79亿元和4.76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4.9%。
特别是在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70.4%。随后进入今年上半年,佑驾创新也依然保持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5%。
在业务构成方面,佑驾创新目前提供的解决方案涵盖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车路协同三大领域。其中,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主要包括iSafety和iPilot系列产品。
此外,佑驾创新还在积极研发L4级别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iRobo,首款产品预计为无人驾驶的Robobus,计划于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
在智能座舱解决方案领域,佑驾创新以座舱感知、监控及交互为核心,提供包括驾驶员监测系统(DMS)解决方案、乘客监测系统(OMS)解决方案等在内的多种解决方案。
而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则是实现汽车全面智能化的关键环节,旨在推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作为佑驾创新的主要收入来源,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在2021年占据了总营收的98.8%,但到2023年,这一比例已下降至81.1%。
与此同时,车路协同业务和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由2022年的0.3%和2021年的0.4%,逐渐上升至2023年的15%和3.8%。这表明佑驾创新的营收结构正在逐渐改善,虽然仍存在一定的业务集中问题。
与营收增长同步的是佑驾创新的毛利率提升。招股书显示,公司的毛利率从2021年的9.7%增长至2023年的14.3%。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为14.1%,而去年同期仅为8.3%。
毛利率的持续上升得益于佑驾创新在研发方面的大力投入。截至2023年底,佑驾创新的研发团队拥有331名员工,占公司总员工数的63.8%,这充分体现了公司对研发的重视。
同时,佑驾创新在近三年的研发支出也在持续攀升,分别约为0.82亿元、1.39亿元和1.50亿元,基于较高的研发投入,佑驾创新炼就了不俗的软硬件一体化技术和全栈自研能力。
整体来看,总营收持续攀升、毛利率明显增长、研发实力过硬,佑驾创新的
打破亏损“魔咒”,还要等多久?
只是,自动驾驶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会产生大量研发支出,连年亏损更是行业普遍现象。
此前,全球Robotaxi第一股——文远知行2024年前三季度调整后的净亏损为5.56亿元,加上2021年至2023年的累计亏损金额,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里,文远知行经调整后净亏累计接近19亿元。
冲刺“智驾芯片第一股”的黑芝麻智能也没有例外,2021年至2023年,净亏损分别为23.57亿元、27.54亿元、48.55亿元,三年亏损近100亿元。
这次,核心数据一片向好的佑驾创新也未能逃过增收却亏损的“魔咒”。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佑驾创新调整后净亏损分别为1.31亿元、2.05亿元和1.85亿元。在2021年,其经调整净亏损率更是高达74.8%,直到2023年其经调整净亏损率才大幅缩减至38.8%。
对此,佑驾创新在招股书中解释称,公司的持续亏损主要源于原材料及耗材的采购成本、投资吸引留任人才,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
尤其是研发投入带来的高负荷,让佑驾创新有些“不堪其扰”。尽管自2023年开始,净亏损开始明显减少,但与研发投入的缩减不无关系。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佑驾创新研发支出分别占其总收入的46.9%、49.9%和31.5%,2024年上半年,其研发开支为6330万元,占比为26.7%,2023年同期为8138.9万元,占比为49.7%。
似乎对自动驾驶企业而言,在选择“加大研发投入”还是“缓解亏损顽疾”上,两者无法同时兼顾。
既然“节流”不行,那么留给佑驾创新只剩下“开源”——加速商业化落地。
目前来看,全栈自研与软硬件一体化所构建的技术壁垒,已经开始助力佑驾创新加速兑现商业化落地的成果。今年1-5月,佑驾创新已成功与20家汽车制造商就35款车型的合作展开了定点项目的持续研发工作,并且与另外29家汽车制造商就88款车型实现了量产合作。
此外,佑驾创新凭借平台化及软硬件一体化的研发能力,在打造差异化算法优势的同时,还保持了高性价比。“差异化+性价比”的双重特性也在助力佑驾创新在市场上迅速崭露头角。
发展初期的持续亏损众所周知,但对佑驾创新来说,打破僵局的办法之一正是加速商业化落地,尽管目前已经进入成果兑现的第一阶段,但最终结果如何,还需静待时间揭晓。
开启全球化叙事,加速自我“造血”
近年来,佑驾创新在优化其收入结构并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坚定不移地推进全球化战略。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已成功助力4家整车厂的21款出口车型实现标准作业程序(SOP),车型销往欧盟、澳大利亚、英国及东南亚等多个地区。
不仅是佑驾创新,今年同样在筹备上市的Momenta、已成功上市的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以及同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太卓智能、易航智能等,均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展开全球布局。
相较于海外的智能驾驶发展现状,国内在这一领域仍保持着一定的领先优势。从功能层面来看,国内已涌现出接近L3级别的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如NOA、HPA等,而海外市场中,除特斯拉外,实现L2+级智能驾驶的案例仍屈指可数。
在前沿技术的应用上,BEV+Transformer、占用网络、AI大模型等技术在国内均已得到本土化落地,并处于持续迭代优化的过程中。
佑驾创新在智能驾驶安全性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近期,其协助的整车厂车型成功通过了欧盟的高级驾驶员分心预警系统(ADDW)认证,成为国内首批帮助整车厂获此认证的供应商。
同时,佑驾创新还助力国内车企斩获E-NCAP五星评级,并在上汽名爵MG ES5项目中实现了智能驾驶技术的海外新突破。
尽管国内自动驾驶企业的出海步伐正在加快,但深入分析后不难发现,落地难度依然不容小觑。首要难题便是监管差异,其次是各地交通环境的巨大差异,再者是研发流程上的挑战。
面对不同的交通规则、文化差异以及驾驶习惯,智能驾驶技术的出海意味着其研发逻辑必须重新构建。特别是在欧美地区,对智能驾驶的安全性要求更为严苛,不仅关注行驶安全,还涵盖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及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
截至目前,在已经迈出海外步伐的企业中,尚未有成功落地高阶智能驾驶方案的先例。因此,国内智能驾驶企业在海外市场仍有大量工作有待完成。
从宏观角度看,自动驾驶始终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赛道。然而,从资本市场视角出发,经历多轮周期性调整后,自动驾驶行业已进入价值重估阶段。曾经,动听的故事是吸引资本的利器,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对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深度考量。
对于正在申请上市或刚刚上市的自动驾驶企业而言,IPO绝非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这些企业需迅速完成从技术到商业的转化,实现自我“造血”。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2 月 3 日消息,公开信息显示,美团关联公司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因未对平台商户证照资质进行真实性审查,被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 20 万元,没收违法所得约 46 万元。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线上零售额94.2亿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优异,同比有14%的涨幅,传统电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配置和精准的色彩呈现能力,为您的创作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双十一期间低至2799元,性价比很高,简直是创作者们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