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青苑
编辑丨六子
日前,顺丰控股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快递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而这也被视为顺丰加速出海的重要信号。
华泰联合证券称,此次港股上市,将是顺丰出海的新起点;申万宏源证券同样认为,港股上市将助推顺丰国际业务发展,带来更多增量和发展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8月份的临时股东大会上,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曾直言不讳,赴港上市就是一次行业竞赛,“顺丰在国际化上要抓住机遇,不能比友商走得慢”。
友商指的谁?业内普遍认为,主要对标的还是“老冤家”菜鸟,双方从快递的“最后一公里”到出海,彼此间一直较着劲儿,甚至一度撕破脸。所以,阿里董事会刚在2023年5月份批准菜鸟赴港IPO,顺丰便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迅速跟进。
结果是,跟进的顺丰把事儿办成了,而菜鸟早在今年3月份就撤回了上市申请。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蔡崇信给出的理由是:市场不及预期,菜鸟希望等待更好的上市时机。
而这套说辞,在盒马和云智能集团上市计划先后搁浅时,就已经被阿里反复用过。有媒体报道,在撤回IPO申请的同时,菜鸟的估值已从一年前的近1850亿元暴跌至约744亿元,跌幅接近六成。
问题到底出在哪?或许从菜鸟的自身发展过程中,能窥见一丝端倪。
01
「被人忌惮的菜鸟」
成立之初的菜鸟,和三年前杀入车市的华为有一点很像,就是成为行业内各方“警惕”或“忌惮”的对象。
2013年马云组建了菜鸟网络,并在出任菜鸟网络董事长的演讲中强调了初心:我们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阿里巴巴是永远不会做快递的,菜鸟要成为数据公司。
话说得虽然好听,但“老江湖”们却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率先发难的是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他在央视的一档权威节目中断言:菜鸟物流表面上是为几家快递公司提升效率,但最后你等着瞧,这几家公司的大部分利润都会被菜鸟物流给吸走。
而且刘强东认为,加入菜鸟联盟的快递公司都被“套牢”了,已经没有能力离开,“因为你不这么做,就会被它踢走,50%的业务就没有了。所以你的命根子已被抓在手里。”
刘强东一语成谶,阿里通过菜鸟不断渗透通达系,尤其是通过参股的方式,让通达系变成了菜鸟体系内的实控公司。天眼查显示,截至2024年,阿里在三通一达中占股分别为:申通25% 、圆通22.5%、中通8.9%、韵达2%
显然,通达系已经被绑在菜鸟的战车上,如果离开菜鸟打造的“揽件-接单-运输-仓储-末端配送”物流生态,自身活下去都成问题。
比较而言,曾经与通达系一起加入菜鸟网络的顺丰则早早“觉醒”。比如2014年主动终止与部分淘宝商户的合作;2015年拒绝参加菜鸟合作伙伴大会,并成立丰巢科技,与菜鸟在“最后一公里”上分庭抗礼。
对于顺丰的“叛逆”,阿里肯定不爽。2016年3月,天猫官方宣布:取消”顺丰包邮“服务;2017年5月,马云在一次演讲中再次强调,未来物流公司的成长要靠数据,“互相作战永远没有未来”。几天之后,双方的矛盾迎来总爆发。
2017年6月,菜鸟网络官方微博发表声明:顺丰暂停其物流数据接口,而暂停接口的后果要由顾客承担;顺丰随后回应称,菜鸟要求丰巢提供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而丰巢本着对顾客的底线,拒绝这一要求,而接口的断连,实际上是菜鸟的单方面操作。
顺丰同时振臂高呼:“希望所有快递行业同仁警惕菜鸟无底线染指快递公司核心数据行为。”对此,业内专家指出,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数据是核心竞争力之一,所以强制要求物流公司把数据存放到阿里云上,是“店大欺客”的行为。
显然,数据是双方争夺的核心,而一直警惕着阿里垄断物流行业的京东、腾讯,也在此时躬身入局。
腾讯云在媒体平台公开发声力挺王卫,直言要“助力顺丰布局云端”;京东则表示,与顺丰在客户服务的价值观上高度一致,并宣布全面接入顺丰旗下的丰巢自提柜。
02
「“最后一公里”之痛」
遭遇几大巨头的联手阻击,阿里通过数据“一统物流江湖”的美梦注定难以实现。而在这种背景下,菜鸟“最后一公里”的初心也是走的磕磕绊绊。
对比来看,菜鸟驿站和丰巢快递柜代表了末端配送的两种解决方案。丰巢走的是重资产路线,据业内人士估算,目前丰巢柜的硬件成本最高超过10万元。因此在运营中,采用了超时收费的模式,即使在2020年遭遇了空前的消费者抵制风波,也没能让丰巢取消该模式。
而在丰巢被围攻之际,菜鸟驿站却借机营销了一波儿,对外宣布:暂存包裹的服务不会对消费者收费,无论存放多久,都会免费妥善保管!
那么,菜鸟的底气何在?根源就在于菜鸟采用的是轻资产的加盟制,而在此种模式下,加盟商自负盈亏,菜鸟自然无需因成本太重而考虑收费问题。
有意思的是,菜鸟驿站和海尔日日顺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很相似,而日日顺在一个多月前刚刚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在物流行业,加盟制的优势就是能够迅速扩张,但弊端也很明显,即加盟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有效管理。
所以,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最后一公里仍然是最大的痛点,目前来看,基本无解。
在知乎上,只要是吐槽菜鸟驿站的,几乎都是短时间内起高楼。其中很多人将菜鸟驿站和曾经的邮局取件对比,认为是快递行业的倒退,“不送货上门、不电话通知,而且服务意识极差,这和改革开放初期,用户需要到固定邮局取件,本质没什么区别。”
显然,快鸟驿站的出现,不但未能解决配送难题,反而成为了“最后一公里”的绊脚石。而丰巢快递柜,同样也面临此种尴尬。
正是在此种背景下,今年3月1日,交通运输部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办法》明确规定,快递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等,如若违反,最高将被罚款3万元。
但据媒体报道,新规并未能顺利落地,因为消费者和以前一样,根本就没有选择权——在菜鸟用户端的“收货偏好设置”里,很多菜鸟驿站根本就没有开通“送货上门”,将快递放到驿站是唯一的选项。
此外,通过黑猫平台搜索发现,关于菜鸟驿站和通达系的投诉,“不送货上门”仍然占据很高的比例,在“最后一公里”中,充满了消费者、驿站老板和快递公司的博弈。
03
「讲一个“纯物流”的新故事」
追根溯源,问题还是出在菜鸟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上,如果真的用“送货上门”抹平“最后一公里”,菜鸟还有存在的价值吗?“驿站故事”还怎么对资本市场讲?所以,菜鸟开始谋划另一个新故事。故事的主旨就是:忘掉“永远不做快递”的承诺,用纯物流概念重新包装自己。
2022年8月,菜鸟将“丹鸟”改名为“菜鸟直送”,将为在天猫超市、天猫国际消费的用户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2023年3月,为了加强送货上门服务,菜鸟联合淘天投资30亿元,用来补贴菜鸟驿站;
2023年6月,菜鸟CEO万霖宣布,菜鸟将推出自营的品质快递服务“菜鸟速递”,并承诺送货上门。
紧锣密鼓的布局,展现了菜鸟改头换面的决心。据统计,菜鸟速递目前在全国拥有5千多家终端站点、7千多条运输线路和57个分拨中心。但从实际效果看,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多时候,菜鸟驿站仍然是快递的终点。
难道菜鸟驿站存在的意义,就是让送货上门变得遥遥无期?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或许在国内的布局只是一个幌子,菜鸟挤进物流赛道的真正发力点是海外市场。
在撤回IPO公告中的表述,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说法——撤回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全球物流网络的投入”,这是阿里的重大、长期战略机遇。
据菜鸟2023财年报表数据,其总营收录得778亿元,其中国际物流以368.5亿元占据第一大业务位置。而据机构按2022年包裹量计算,菜鸟日均跨境包裹量已超500万件,已经是全球第一的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并拥有就地理覆盖范围而言全球最大的物流网络。
在阿里11月15日发布的最新财报中,“出海”已经升格为菜鸟的故事主线。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菜鸟收入同比增长8%至人民币246.47亿元,主要由跨境物流履约解决方案收入增长所带动;同时,经调整 EBITA(税前净利润)为人民币55百万元,相较2023年同期下降94%,主要是由于跨境物流履约解决方案的投入增加。
此外,为了夯实国际物流业务的根基,菜鸟也彻底颠覆轻资产运营模式。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6月,菜鸟的全球网络落地200多个国家及地区,包括2个海外数字中枢,1100多个仓库,以及380多个分拣中心。
分析人士指出,跨境业务已经成为菜鸟的第一大业务,而未来要做的,就是不断加码,在全球市场上继续与顺丰、京东等“不妥协”的老对手继续掰手腕。而一旦转型成功、完成纯物流企业的概念包装,菜鸟的IPO将大概率重启。
显然,菜鸟“最后一公里”的初心,大概率是一个难有完美结局的故事,而被困扰其中的,或许只有消费者、驿站老板和三通一达们。谁认真,谁就输了!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线上零售额94.2亿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优异,同比有14%的涨幅,传统电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配置和精准的色彩呈现能力,为您的创作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双十一期间低至2799元,性价比很高,简直是创作者们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