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股七巨头的多维叙事

    2025年02月20日 14:47:28   来源:港股研究社

      自DeepSeek问世,全球市场格局便开始悄然发生改变,中国科技股在这股浪潮中异军突起。在过去的一个月里(1月14日至2月18日),香港恒生科技指数暴涨超30%,远超同期纳斯达克100指数的6.4%。

      这一波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正是华泰证券首次提出的“中国科技股七巨头”——小米、联想、比亚迪、中芯国际、阿里巴巴、腾讯、美团,覆盖硬件制造、云计算、半导体、智能终端、本地生活等核心领域。

      这七家企业的崛起,标志着中国科技产业从“跟随者”向“定义者”的转型,同时也与美国科技“七巨头”(苹果、英伟达、微软、亚马逊、特斯拉、谷歌母公司Alphabet,脸书母公司MetaPlatforms)开启了一场跨越太平洋的科技与资本的较量。

      对标“Magnificent7”:从标准制定到本土创新

      过去,以苹果、微软、英伟达为代表的美国科技“七巨头”,长期凭借技术代际领先、规模化商业落地以及生态闭环构建的优势,主导全球科技产业链的规则与价值分配。

      英伟达以强大的算力为AI时代奠定基础,特斯拉凭借智能化彻底重构汽车产业,微软与谷歌则借助云服务与AI技术重塑企业生产力。这些巨头们凭借在硬件、软件、AI与生态系统的统治力,手握全球科技产业的话语权。

      整体市值与股价表现也遥遥领先。自2015年以来,七家公司明显跑赢标普500指数,若以收盘价平均值计算,美国科技“七巨头”股价至今已经增长接近12倍,同期标普500仅增长3倍。

      市值方面,截至2025年2月15日,美国科技“七巨头”总市值已突破17万亿美元,相当于标普500总市值的三分之一,超过了日本、德国、英国和印度股市的市值总和。

      相较之下,尽管“中国科技股七巨头”的总市值尚不足美股“七巨头”的1/3,但净资产收益率却不相上下。而且,瑞银发布报告指出,中国科技股14倍的市盈率对比美股25倍,仍存在估值提升空间。

      尽管“中国科技股七巨头”市值总和仍落后于美国同行(美股七巨头合计超13万亿美元),但其在细分领域的增量潜力显著。

      中芯国际正尝试以成熟制程为锚点,重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其28nm及以上制程的全球市占率已达31.5%(2024年)。比亚迪凭借电动车垂直整合能力,单车平均成本较特斯拉低15%,2024年全球销量达427万辆,远超特斯拉的178.9万辆。

      小米的智能生态链也完成全球100多个市场的覆盖,相关数据显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小米已经连续十五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名;2024年一季度小米平板销量全球第五;TWS耳机销量,小米仅次于苹果,位列全球第二。

      腾讯则在微信、广告业务中广泛应用AI工具;美团的无人配送车队通过加码AI算法与无人机配送后,有效降本20%;联想智能云也深度集成了DeepSeek大模型,从而推动中国AI产业突破国际壁垒。

      阿里云于1月底正式发布的通义Qwen2.5-Max模型也在多个核心技术指标上实现突破性进展。在权威评测平台ChatBotArena的测试中,通义千问2.5-Max获得1332分,位列全球第七,在数学和编程能力的单项测试中更是排名全球第一。

      整体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科技股七巨头”的共同特征在于技术自主性提升、全球化布局加速、AI驱动业务裂变。

      但若论底层逻辑则与美国“Magnificent7”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以技术标准垄断+生态闭环为根基,前者则以硬科技突破+场景化AI为核心,而这也有可能成为全球资本押注中国科技的新思路。

      重构供应链,打造生态闭环,突围正在进行时

      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美国科技巨头凭借底层技术与先发优势,把控关键环节与核心资源,在高端人才汇聚和国际市场份额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科技企业想要突破现有格局,提升国际竞争力,面临着技术瓶颈突破、供应链自主可控以及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等诸多挑战。

      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突围路径,通过重构供应链和构建生态闭环,成为中国科技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战略选择。这不仅是应对外部竞争压力的现实需求,更是推动中国科技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必由之路。

      供应链重构方面,“中国科技股七巨头”在多个领域已取得突破。

      半导体领域,中芯国际作为国内半导体代工的领军企业,面对国外技术封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了技术的逐步突破。2024年Q4,14nm工艺良率提升至72%(Q3为65%);中芯产能利用率逆势升至85.6%,28nm制程贡献超60%营收。

      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实现了从电池、电机、电控到整车制造的全产业链覆盖。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相关数据显示,比亚迪出口43.3万辆,同比增长71.8%,2024年蝉联全球新能源市场销量冠军。

      构建生态闭环方面,腾讯以微信为核心,构建了庞大的社交生态系统。微信不仅拥有超过13亿的月活跃用户,还通过小程序、公众号等功能,连接了众多商家和开发者,形成了一个集社交、支付、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生态闭环。

      阿里巴巴则在电商领域构建了完善的生态体系。从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到支付宝支付工具,再到菜鸟物流配送,阿里巴巴实现了从商品交易到支付结算再到物流配送的全流程覆盖,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购物体验。

      而近期DeepSeek的突破性进展也充分彰显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宏观来看,在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浪潮中,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已筑牢坚实根基,股市制度环境也为科技投资营造了有利条件。

      技术发展层面,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在全球创新力排名中位列第11位,是20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人力资本方面,当前我国工程师储备正在不断增加。教育部预计2024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为1179万人,若以2020年比例(STEM专业毕业生占比62%)推算,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相关专业)毕业生数将超过700万。

      政策面的支持,我国已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与此同时,我国资本市场对于科技企业的支持作用正不断强化。以中证A500为代表的宽基指数陆续发布,聚焦于引导资金关注科创龙头。

      最后,结合市场环境看,当前市场正处在熊牛转换中,产业趋势向上的科技领域有望成为市场发展的主线,这为中国科技巨头以及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技术、资本、全球化,中美科技博弈的三大焦点

      在全球科技高速发展的赛道上,中国科技产业如一匹黑马,正以迅猛之势崛起,这也使得中美科技博弈的局势愈发紧张,在技术标准主导权、资本反哺能力、全球化布局等关键维度,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正面交锋。

      在技术标准主导权的争夺中,美国凭借先发优势,在核心技术领域占据着显著地位。英伟达在GPU市场市占率达90%,微软Windows在全球台式机操作系统中的份额高达72%,远超其他操作系统,主导着行业技术走向。

      面对美国在核心技术上的强势主导,中国企业另辟蹊径,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在端侧AI领域,联想、小米等企业积极布局,将AI技术深度融入终端设备,不断挖掘全新的应用场景,开创别具一格的商业模式。

      阿里云则在开源生态领域大展拳脚,大力推动技术的开放共享,吸引全球开发者踊跃参与,逐步构建起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技术生态体系。

      以阿里云与DeepSeek的选择开源路线为例,国内“全尺寸、全模态、多场景”的开源“大部队”正齐头并进,已成功超越Llama成为全球最大的AI模型族群。而人工智能巨头OpenAI面对中国模型的冲击,态度也开始有所转变,预计未来将重新制定开源战略。

      除此之外,美国科技龙头还致力于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创新巩固竞争优势。近年来AI产业周期加速演进,美国在AI领域的投资稳居全球前列,其中23年谷歌、Meta和微软在已发布知名大模型数量上包揽全球前三。

      资本反哺能力上,2024年,美股七巨头中四大互联网和软件公司,亚马逊、微软、MetaPlatform和Alphabet的资本支出总额预计远超2000亿美元,强大的资本投入保障了其技术的持续领先与创新。

      相比之下,中国科技巨头的持续投入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科技企业亟需加快打通“技术—资本—市场”闭环,让技术创新转化为市场价值,再通过资本市场反哺研发,形成良性循环,提升自身的资本反哺能力。

      全球化布局上,美国企业善于通过全球并购来扩张生态。

      如微软以197亿美元现金收购语音识别巨头Nuance,大幅强化了自身在语音识别领域的实力;谷歌收购Android和YouTube,Meta收购Instagram和WhatsApp,这些成功的并购案例不仅有效消除竞争威胁,实现资源高效整合,还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在AI领域,科技巨头也频繁并购,2010年以来,苹果、谷歌、Meta、微软、亚马逊等公司收购的AI企业均超过10家,旨在强化自身AI领域布局。

      而中国科技巨头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多依赖本土供应链,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环境下,企业的海外发展往往会受到多方掣肘。

      中国科技七巨头的崛起,以开放姿态拥抱全球科技变革的态度,也正在改写这场全球竞争的剧本,书写属于中国的辉煌篇章。

      作者:璟松

      来源:港股研究社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即时

    新闻

    明火炊具市场:三季度健康属性贯穿全类目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线上零售额94.2亿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优异,同比有14%的涨幅,传统电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企业IT

    重庆创新公积金应用,“区块链+政务服务”显成效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3C消费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高能实力,创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配置和精准的色彩呈现能力,为您的创作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双十一期间低至2799元,性价比很高,简直是创作者们的首选。

    研究

    中国信通院罗松:深度解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

    9月14日,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专题论坛在沈阳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