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站喜马纷纷入局,年轻人需要“能看”的视频播客吗?

    2025年04月27日 16:41:01   来源:新榜公众号

      B站也开始拥抱视频播客了。

      新榜编辑部了解到,近期B站在积极邀约各类播客节目入驻,形式为视频播客,并提供一定的现金和流量激励。

      目前,《无聊斋》《故事FM》《忽左忽右》等老牌播客节目都开始在B站同步更新视频,收获不少好评。

      除了引进市面上成熟的播客节目在B站视频化,B站同时也在尝试自制视频播客。3月26日,B站上线自制视频播客节目《一麦三连》,首期节目邀请到了罗翔、刘擎和毛尖几位顶流UP主围坐对谈。

      不同于常见的圆桌对谈视频,《一麦三连》中三位嘉宾围坐在一个录音间,每人面前放一支收音麦克风,在昏黄灯光的笼罩下聊AI、聊生活感受。

      截至目前,这期长达一小时的节目在B站的播放量超150万,评论区也是赞扬声居多。只不过,虽然走的是视频播客的概念,评论区依然有人问“有没有音频版的播客”。

      同期布局视频播客的还有喜马拉雅。3月25日,喜马拉雅上线了视频播客《行走的思考》,这期节目由太平洋保险赞助,邀请《故事FM》的主播爱哲“走进6位普通人的生活”,用音频和视频两种形式记录他们的故事。

      目前,《行走的思考》上线了14集节目,在喜马拉雅的累计播放量达到589万次,仍在连载中。

      视频播客并非新鲜事物,比如在美国,大多数播客都会同步录制音频和视频。市场调查机构Edison Research2024年10月的数据表明,在每周收听播客的听众中,超过30%的人最常使用的平台是YouTube。

      但对于中文播客而言,现阶段尝试视频播客的节目仍在少数。大部分用户对于播客的认知也停留在音频,甚至部分受众是为了“反抗视频”,才转而收听播客。

      如今几家平台陆续加码视频播客,或许意味着视频播客有了新的可能。

      那么,到底什么是播客视频化,播客创作者们如何看待视频播客,都做了哪些尝试,难点在哪?播客视频化能给中文播客带来什么?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对话了几位播客从业者,尝试了解视频播客的前景与钱景。

      视频播客再次复兴,

      谁会是中文播客界的Joe Rogan

      视频播客的兴起,是一种在内容形式上各取所长的试探——声音的亲密感叠加画面的表现力,既保留播客的深度,又迎合短视频时代用户的消费习惯。

      实际上,早在2023年,国内部分平台就掀起过一阵播客视频化热潮。

      2023年初,小红书与JustPod共同推出“归途七日谈”企划,《忽左忽右》《不合时宜》等8档头部播客在各自的小红书账号发布了视频播客,当时的视频内容较为简单,仅有一张节目海报,再配上播客的音频。

      小红书持续发力视频播客,并在2023年6月,对部分创作者放开了视频时长限制,上线了一批50-80分钟的视频播客。微信也在2023年4月宣布视频号支持增加长音频内容,为音频收听推出了专属界面。

      同年8月,优酷与《无聊斋》共同制作的视频播客《好好聊聊》上线,当时优酷对外宣称这是“全网首档视频化播客节目”。

      节目形式上,《好好聊聊》保留了《无聊斋》的特点,仍由刘旸和六兽主持,邀请不同的嘉宾分享个人经历,只是多了一层视频的记录。

      这档视频播客在优酷共上线了29期,单期节目最高的评论数只有200多条,相比之下,《无聊斋》在小宇宙热门节目的评论数能达上千条。

      显然,下场推动播客视频化的平台不少,但基本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直到前段时间,或许是受号称美国“播客之王”的Joe Rogan影响,人们又将目光转向了视频播客。

      2024年10月,Joe Rogan在YouTube账号“PowerfulJRE”上发布了和特朗普一起录制的视频播客,这期接近3小时的视频目前在YouTube的播放量超过了5800万次,在国内外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CPA中文播客社区和播客公社的发起人老袁告诉我们,他明显感受到,正是Joe Rogan访谈特朗普的这期播客点燃了国内播客创作者做视频的热情。“一些播客创作者才发现,原来美国有大量的用户在YouTube上看视频播客,之前他们会觉得播客和视频是两回事。”

      视频播客的定义之争:

      视频化的播客还是“播客”吗?

      如果仅从播客现阶段的受众规模考虑,播客创作者要想获得更大范围的关注,走向视频化似乎是种必然。

      但究竟,到底什么是播客视频化,视频播客与其他长视频或短视频的区别是什么?

      业内对此还没有非常鲜明的定义,在与多位播客创作者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关于视频播客的定义众说纷纭。《给女孩的商业第一课》主播斯斯认为,视频播客本质仍是视频,理应适应平台规则,得有爆点、快节奏叙事。

      但《故事FM》主播爱哲却有不一样的观点,他强调好的视频播客应该逃离目前短平快的内容逻辑,他希望内容生产方掌握更多主导权,进而改变用户的内容偏好和平台规则。

      《故事FM》近几年也制作了不少视频播客,基本是单期节目在15分钟左右的人物采访,类似微纪录片。

      而在老袁看来,《故事FM》的视频化本质是基于播客内容的视频分发,或者说是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视频产品,不能被称作视频播客。

      视角不同,看法也各不相同,难以统一。

      据新榜编辑部观察,当前市面上的视频播客至少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好好聊聊》《一麦三连》这样的访谈节目,几个嘉宾围坐在一起对话,再架上机位同步拍摄记录。呈现效果类似早期的《锵锵三人行》,这类内容本身有一定的受众基础,各大平台下场制作视频播客时,也大多采取这种形式。

      第二类是成本更低、灵活性更高的远程连线,例如《TIANYU2FM》,他们每期都会与不同领域的嘉宾远程录制,目前单期视频播客在B站的最高播放量达到了36.7万。

      第三类是自制动画视频,动漫播客《菠萝油子》就是在音频的基础上,增加动漫画面,这类内容耗时较长,也比较考验剪辑技术,尝试的创作者不多。

      第四类是纪录片形式,比如喜马拉雅最近上线的节目《行走的思考》,主播爱哲不仅会坐下来与嘉宾对谈,还会深入体验他们的生活,用镜头呈现出声音所无法表达的内容。

      爱哲跟我们分享了一个细节,录制这档视频播客的过程中,消防站的警铃突然响了,消防员嘉宾王彦升立马起身换装出警,只留下爱哲在原地感慨:“我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们就已经冲出去了。”

      无论形式如何,视频播客都得给受众一些原有音频内容以外的新东西,可能是嘉宾的表情反应,又或是现场体验感。

      在这方面,爱哲有着一套自己的内容逻辑。他认为单纯拍摄播客的录制过程太过简单粗暴,缺乏镜头语言,他想尝试制作更有质感的视频。

      他看来,有两类题材适合视频化,一类是拍摄文化名人,他们不畏惧镜头;另一类是较为稀缺的人物故事,这类内容拍成视频传播效果更好。

      截至目前,《故事FM》在B站播放量最高的视频播客是一位“小三分离师”讲述如何让第三者爱上自己的故事,如此“炸裂”的内容,一经上线就“爆”了,视频播放量达102万。

      比起爆款,爱哲印象更深的一期视频播客是胃癌晚期患者陈瑜的故事,2024年3月,陈瑜专程从上海来到北京和爱哲录制节目,为的是给两位女儿留下些记录,让她们知道爸爸是个抗癌斗士。

      这条31分钟的视频,讲述了陈瑜抗癌的经历和他帮助病友就医的故事。2024年底,陈瑜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也是他生前最后的影像记录,爱哲很珍惜这样的记录。

      尝试播客视频化的这几年,爱哲感受到愿意出镜讲述故事的人越来越多。

      “我们从2023年开始,在征集故事时增加了是否愿意出镜录制视频的选项,刚开始愿意出镜的人大概占比40%,后来增加到了50%左右。”爱哲说道。

      视频播客会是中小创作者的新机遇吗?

      随着播客的认知度提高,广告主投放播客的意愿也在增加,但他们不仅想要在播客的音频节目中露出,往往还有视频曝光的需求,播客视频能为他们拿到更多预算,这也是不少创作者开始尝试播客视频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斯斯告诉我们,今年3月,她接到了Swisse斯维诗视频播客的合作需求。“Swisse找过来的时候非常着急,访谈完他们的中国区执行总裁Niki后,一周就要出音频和视频版本,只有我们团队这种做纪录片苦过来的团队,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出来。”

      斯斯早期做访谈视频起家,她认为,大部分人没耐心看完一两个小时的视频,所以她制作Swisse这期播客视频时,刻意将内容压缩到了20分钟,保留了一些金句。视频上线后,在小红书获赞超4000,是斯斯小红书账号的爆款内容之一。

      斯斯说自己也走过弯路,直接把一两个小时完整的视频播客视频上传到微博、B站等平台,效果一般。她意识到,目前大家看到视频的第一反应是需要爆点和快节奏叙述,视频播客的内容必须压缩。

      斯斯团队制作视频播客的流程是,先通过录制内容的逐字稿重构故事,调整好文字后才配上相应的视频画面,一期视频基本需要制作两周,而音频两天就能够剪完。

      这其实也能解释为何视频播客难成潮流:制作周期太长且成本高。

      爱哲告诉新榜编辑部,在制作《行走的思考》时,音频节目的剪辑周期是3周,而视频节目的后期剪辑需要一个多月,加上还需要拍摄录制外景,成本难以估量。

      爱哲坦言,如果没有平台或广告主的支持,自己基本无法制作如此大体量的视频播客。

      据新榜编辑部观察,目前头部播客尝试视频化的动力,多数源自平台政策和广告预算,像近期B站开始推广视频播客,邀请各大播客入驻,继而推动了他们的视频化。

      《故事FM》也在被邀之列,他们在4月21日上线了一期爱哲与意大利摄影家安德烈·卡瓦祖缇的视频播客。爱哲说,其实这期视频去年就已录制完成,只是没有分出精力剪辑,直到被B站邀请入驻,才加急制作。

      而像这样的库存视频,《故事FM》还有很多。

      但老袁也提到,对于《故事FM》等已经实现商业化的头部播客来说,他们本身在音频内容上拥有了稳定的听众和客户,除非有平台或广告主拿出真金白银扶持,否则难以投入时间精力制作。

      相较头部播客创作者,一些中小播客创作者似乎更乐于尝试视频化。

      “这其实和播客创作者的构成也有关系,早期下场制作播客的创作者不擅长视频甚至反抗视频,而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从业者加入进来,他们更愿意拥抱视频化。”老袁提到,尤其B站大力推广视频播客后,一批中小播客创作者便表现得很兴奋,经常向他咨询制作视频播客的有关事宜。

      老袁看到,越来越多创作者会在录制音频的同时录制视频,他分享了一个细节——目前每周大概有20档播客节目来CPA中文播客社区的录音棚录制,其中一般有5档节目会同时录制视频版,占比25%,这个比例还在持续上涨。

      播客公社针对主动申请加入并通过的社员推出了后期服务,目前,他们给出音频节目的后期报价是8000元12期,而视频节目的报价大概是音频节目的两倍。

      由此可见,与音频相比,视频播客的门槛确实更高,创作者也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平台出于品牌行为的引进能否持续,也有待观察。

      但作为一条探索中的赛道,视频播客或许能够改变大众对于播客的“小众”认知,给头部效应显著的中文播客圈,带来一些新鲜的内容气息以及新的商业案例,从这些角度来说,播客视频化的尝试还是值得观望的。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即时

    新闻

    明火炊具市场:三季度健康属性贯穿全类目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线上零售额94.2亿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优异,同比有14%的涨幅,传统电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企业IT

    重庆创新公积金应用,“区块链+政务服务”显成效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3C消费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高能实力,创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配置和精准的色彩呈现能力,为您的创作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双十一期间低至2799元,性价比很高,简直是创作者们的首选。

    研究

    中国信通院罗松:深度解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

    9月14日,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专题论坛在沈阳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