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线业务拥抱AI,阿里唯独“带不动”飞猪?

    2025年05月08日 19:08:52   来源:新立场

      AI能成为重塑酒旅OTA平台格局的关键变量吗?目前最关心这个问题的角色也许是飞猪。

      一方面,从OTA市场格局来看,飞猪常年排在多个OTA平台之后。

      根据QuestMobile调研数据,2024年上半年在线旅游平台用户规模排名依次为:同程旅行、携程旅行(均超1亿用户)、去哪儿(超5000万用户)和飞猪(2994万用户)。

      而根据七麦数据,从去年五一到今年五一期间,飞猪的下载量变化相比第三名去哪儿仍长期存在差距。

      另一方面,飞猪背靠阿里生态,市场因此对其仍抱有期待。

      大模型时代以前,阿里生态对飞猪的协同作用可能体现在阿里本身的品牌效应、阿里相关生态其他业务跟飞猪的联动(如此前支付宝接入飞猪、阿里淘宝中的飞猪入口)等。尽管这些支持并不能让飞猪彻底起飞,但飞猪还是由于背靠阿里,竭力强调自身更接近OTM(在线旅游生态)而非OTA(在线旅行社)。(以下讨论行业时仍统称为OTA)

      而大模型时代之后,阿里已然是AI行业炙手可热的明星。阿里所拥有的AI资源丰富度毋庸置疑,其旗下各家产品如何结合AI也自然十分值得关注。

      此前飞猪CEO也宣布要转型为一家AI驱动的智能化公司,就在上月,飞猪上线AI产品“问一问”。不过资源是资源,落地是落地,在喊口号之后,我们仍需拆解飞猪在阿里生态中,借AI翻身的机会有多大。

      这分为两个问题,飞猪做AI需要什么?而阿里又能给它什么独特优势?

      两个问题结合起来看,AI能否成为改变新一轮OTA平台格局的变量、以及飞猪做好AI阿里支持到什么程度才算“划算”这些问题便会更加清晰。

      01、想靠AI起飞,飞猪优势几何?

      作为AI应用更广泛落地以及Agent的元年,开年以来飞猪在AI上动作频频。

      先是在 3 月初跟随大趋势宣布接入DeepSeek,同时飞猪“AI行程助手”上线,集成了DeepSeek-R1及阿里云通义千问旗下主力模型的能力,号称是在线旅游行业首个融合多个大模型的AI产品。定语不少,但价值点却尚待观察。

      而在 3 月底的新财年启动会上,飞猪 CEO 庄卓然宣布要全面转型为一家 AI 驱动的智能化公司,通过 AI 技术实现供应链质量和规模的双重突破,优化供需匹配效率,以更精准的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需求。这也与其他各大OTA平台的动作类似,比如携程、美团等也都在此前财报时机宣布加码AI。

      上个月,飞猪又开始复制Manus的策略,上线“问一问”,且需要邀请码才能使用,一时间“一码难求”。不过根据部分测试结果来看,相较于一些OTA甚至本地生活平台的AI助手来说,飞猪“问一问”的产品形态有所进化,但离用户真实痛点之下所需的理想产品仍然相去甚远。

      现在看来,这些动作都带有浓重的舆论先行的味道,不过这也无可厚非,现如今AI行业舆论以及市场认知拉通已然成为重要一环。

      但如果从拆解OTA平台用户的痛点出发去分析OTA平台做AI,其显然会受到AI行业本身发展的制约。

      对于OTA平台用户而言,便捷、便宜是最大的两个基本痛点。而这些痛点在现在可以拆解为:用户需要信息差小、信息流通性高、信息呈现高效、商品/服务内容丰富、且有议价能力的OTA平台。

      一方面,只要是大平台,商品、服务内容丰富、议价能力等方面并不会存在显著差距,携程、同程、去哪儿也均有该优势。另一方面,信息差小、信息流通性高这些能力,考验的是平台的信息整合能力,以及信息呈现策略,在AI时代,这些能力可以利用AI来优化。

      但当下AI的发展并不完善,以AI目前核心落地方向Agent为例,其基本痛点仍然围绕信息的交互能力,互联互通性等,这也是上述OTA平台做AI所需要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考验的是平台自身对于AI发展的理解。现在已有类似的平台走在对AI探索的前列,且已领先飞猪多个版本。

      此前《新立场》多篇文章均有研究,支付宝去年9月就已上线了支小宝,而支小宝可以视为Agent版的支付宝。支付宝本身是一个互联网交通枢纽,但其庞大的服务生态真正开发率可能仅有10% ,Agent的逻辑有望将此利用起来。可以说支付宝做Agent的这一思路跟OTA平台做AI的思路是极其类似的。

      对比上述飞猪舆论先行的但较为笼统的AI探索动作,支付宝更加落地。

      4月10日《新立场》的文章《阿里云入局MCP,做了支付宝最需要的事》就探讨了MCP这一AI界的万能转接头的落地,对于支付宝这种支付+生活服务平台的意义。而紧接着支付宝就推出首个支付MCP,并且在魔搭的MCP广场中,支付宝跟MCP的结合一度成为最热门的方向之一。

      MCP是一种模型上下文协议,被称为最新的AI落地最后一公里,企图解决的恰好就是上述所说AI发展所被制约的信息交互能力,互联互通性。尽管现在不止是MCP,还有类似的A2A,function call等思路来解决这最后一公里,但是紧跟这最后一公里的落地节奏,显然不是每个类似生活服务平台都有勇气。

      在这之后,飞猪才开始效仿 Manus 3 月初的动作上线了需要邀请码的“问一问”,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发布动作,与去年九月份的支付宝发布支小宝的处于同一阶段。

      作为同样出身阿里系的飞猪,面对阿里的AI资源显然并不敏捷,尽管这些资源并非只有阿里系产品独占。这也反映了飞猪对AI的理解不会因为背靠阿里就跟其他OTA平台有显著差距,仍然属于整个OTA行业的平均水平。

      但AI结合自身业务的理解能力培养并非一蹴而就,也即飞猪做AI的优势,目前只能寄希望于阿里生态本身给到飞猪的独特支撑。

      02、想把飞猪带飞,阿里能给什么?

      然而,阿里并没有独特优势给到飞猪。

      一方面正如上述所说,阿里的AI技术资源并非阿里系产品独占。目前阿里的AI技术层面的资源基本集中在阿里云和通义这两大旗下“IP”上,作为公有云,阿里云业务对外,且通义许多模型开源,二者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在自身产品发展不强势的情况下,阿里很难有强势生态资源给到支撑。我们可以从阿里系其他产品的发展略窥一二。

      典型如通义app(与通义大模型非一个团队),此前《新立场》的文章《通义To C被架空的这一年》就剖析了在2024年,通义app是如何被架空,并在 2024 AI to C应用的角逐中落入下风:一开始更多作为阿里云对外展示的窗口,到2024年底才被划入到偏C端的智能信息事业部,与夸克同级。

      而夸克在大模型时代以前的发展就有目共睹,在大模型时代之后,夸克跟AI又紧密结合,去年能与强势投放之下的字节豆包分庭抗礼。到了今年,夸克显然明确成为阿里在AI时代To C的拳头产品,其已经承担起了阿里更多的AI布局“责任”,夸克联动天猫精力、夸克联动通义……

      当然,阿里系产品遇到新的发展机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饿了么”化——长期发展不温不火,但胜在是阿里系在某一领域的唯一占位符。而当占位符所在行业其他角色掀起改变格局的攻势,阿里会紧跟,并强势支持占位符。

      此前在外卖行业美团一家独大,抖音曾在2023年尝试改变这一格局但未见成效。到了2025年,京东强势入局外卖再次掀起外卖平台价格战,此时淘宝接入闪购,由饿了么配送支撑,借由外卖平台价格战的热度,饿了么再次出击。

      这场价格战结果如何,以及今后饿了么发展如何暂且不论,至少在这场大战中,美团、京东、饿了么能够三足鼎立重新瓜分用户的注意力。

      显然,飞猪并不能走夸克的路径成为“拳头产品”,只能走“饿了么”的路径,成为阿里在OTA行业的占位符,坐等OTA本身掀起改变格局的巨浪有了更明确的路径,再获得阿里的资源倾斜。

      对于OTA行业而言,飞猪能依靠自身对AI的理解成为“京东”在外卖行业这样的黑马角色吗?《新立场》认为,确实是需要打上一个问号的。

      正如上述所说,飞猪对AI的理解跟其他OTA平台不会有显著差距,仍然属于整个OTA行业的平均水平。

      即使是在飞猪“问一问”舆论火爆的期间,飞猪的下载量依然不如去哪儿,或许在核心C端层面,关心飞猪“问一问”的核心用户占比并不大。飞猪自身掀起“问一问”热度,并没有引起整个行业的山洪海啸以及跟随。

      在阿里财报中,我们难以从具体的财务数据观察飞猪模式的具体盈利能力,但正如文章开头所说,飞猪大常年排在OTA平台市占率前三之外。

      飞猪对OTA和AI的理解不占优势,自然最终那个“OTA行业都会关注觉得有利可图的AI方向爆发”的机会大概率不会是由飞猪首先发起。飞猪接下来或许会很被动。

      也就是说不管是AI资源还是生态资源,阿里能给飞猪的,其他OTA平台也不难得到。而阿里唯一能给飞猪的独特优势,目前也许仅仅只有阿里这个IP。

      但大模型时代以前飞猪的在OTA行业的状态证明了,阿里IP并不能成为OTA平台发展的决定性的优势。因此飞猪仍然需要等一个机会,一个OTA行业都会关注,并觉得有利可图的机会。

      03、写在最后

      支付宝不管作为支付平台还是生活服务平台,其对Agent的理解都是走在前列的,生活服务平台的服务范畴往往包括OTA服务,支付宝已经成为生活服务平台探索AI节奏的观察窗口。

      所以支付宝也有望成为掀起相关平台相关行业某一AI热潮的那匹“黑马”。

      而支付宝能够对自身业务结合AI保持敏锐的原因就在于,支付宝这些年并不算“舒服”,既不是任何人的占位符,又要面对微信支付的生态挤压。这种情况下到了AI时代,危机才会变为转机。

      正如上述所说,平台对自身业务结合AI的理解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而飞猪看起来似乎缺乏这方面敏锐度的原因,就在于,其躺在阿里OTA占位符这一舒适区太久太久。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即时

    新闻

    明火炊具市场:三季度健康属性贯穿全类目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线上零售额94.2亿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优异,同比有14%的涨幅,传统电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企业IT

    重庆创新公积金应用,“区块链+政务服务”显成效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3C消费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高能实力,创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配置和精准的色彩呈现能力,为您的创作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双十一期间低至2799元,性价比很高,简直是创作者们的首选。

    研究

    中国信通院罗松:深度解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

    9月14日,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专题论坛在沈阳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