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跨界潮,谁在跟风,谁在下棋?Nikola,一个千亿造车独角兽破产了消息称谷歌将因违反反垄断规则而遭欧盟指控,恐被处以高额罚款透明美学再进化,Nothing Phone(3a)系列手机宣传物料曝光2025 年春运今日迎来最后一天,全国铁路已累计发送旅客 4.99 亿人次国内通信运营商首次:中国联通通过数字货币桥实现跨境支付微软 Outlook“保存邮件到 OneNote”功能 3 月谢幕,“发送到 OneNote”接棒全国首个:浙江率先布局低空经济“下乡”,目标到年底建成 200 个乡村无人机起降枢纽拨打客服电话强制等待 15 分钟,惠普欧洲试点遭强烈反对后取消OPPO一键问屏 / 全能搜基于阶跃星辰Step系列多模态模型打造京东&创维联合定制JD100 Mini电视发布 下单享免费送装一体服务我国成功发射中星 10R 卫星中科闻歌发布“智川”企业智能体平台1.0、“优雅”音视频大模型平台1.5,领先技术加速AI普惠落地这个周末,在最懂开发者的城市邂逅最懂开发者的算力平台DDN推出 Infinia 2.0对象存储 加速AI数据处理速度全部免费!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已全面接入DeepSeek模型灯塔云系统:开启劳务派遣管理4.0时代超2671万名消费者申请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用国补买手机上京东皇家马德里对阵赫罗纳:不乏进球与高水平竞技的足球现场OpenAI宣布面向多个国家推出AI代理 Operator
  • 首页 > 产经新闻频道 > 业界新闻

    小米华为的下一个竞争赛道是造车,你更看好谁的实力?

    2021年03月18日 16:04:41   来源:蓝科技

      曾经何时,汽车还隶属于纯重工制造行业。如今,似乎汽车距离重工业时代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将汽车业归类于科技企业。

    1.jpg

      一方面是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占据比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 传统汽车向智能汽车转型的趋势愈发明显,10年以后的智能汽车将会成绝对主导力量。

      此时,手机企业造车、家电企业造车、互联网企业造车、科技企业造车已是风起云涌。特别是在2021年前后,智能汽车更是成为众多手机企业攻伐的战场。

      先是华为在Mate 40系列国内发布会上,公布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正式入局智能汽车领域。而后,传出了包括苹果、小米等众多科技企业,或自主研发或区域合作,参与到汽车行业的消息。

      手机造车并不是噱头

      其实,多年以来手机行业跨界造车的消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论是三星、苹果这样的行业巨头,还是华为、小米等行业典范,都与汽车行业或多或少传出过一些新闻。不过,手机企业与汽车行业之间的碰撞还多以噱头为主,在大家都赚取一波眼球之后便又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然而,相比于以往,此次手机行业的跨界造车的消息并不仅仅只停留在新闻宣传层面,而是开始了真金白银的投入。根据网络公开消息我们可以得知,近期,苹果正在加速造车的步伐,并最终委托现代汽车集团的起亚部门负责苹果汽车的项目。

      几乎就在大洋对面的同一时间,国产手机厂商小米也确定将要造车。虽然小米集团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公告表示,该研究还未到正式立项阶段,但公司已将对造车的研究和关切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这已经足以引发外界对于小米造车的憧憬。

      此外,相较于小米与苹果亲自下场造车不同,华为的“造车之路”显得更加务实。华为只是将智能汽车的业务聚焦于技术层面,通过打造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为汽车企业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持。

      在专利技术方面,国产手机厂商也掀起了一股汽车专利的浪潮。在2021年,华为在1月便接连发布了两大技术,包括96线激光雷达以及关于“减速器、动力总成及车辆”新专利,涉及安全及自动驾驶;小米也在2021年 2月2日发布了“控制车辆灯光的方法及装置”专利,通过获取车辆周围环境的光照速度,精准地控制车灯执行相关操作,从而提升驾驶的安全性;vivo、oppo也纷纷推出了自己关于汽车方面的专利技术,准备进军智能汽车领域。

      跨界造车 企业发展新路径

      众多手机厂商蜂拥而至,其根本原因也是看中了汽车行业广阔的前景。

      根据中国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15.8万辆,同比增长281.4%,环比下跌23.9%;批发销量16.8万辆,同比上涨290.6%,环比增长20.5%。其中造车新势力对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同比增幅贡献较大,蔚来汽车1月销量7225辆,同比增长352.1%;理想汽车销量5379辆,同比增长355.8%;小鹏汽车销量6015辆,同比增长高达470%;比亚迪1月新能源车型销量19871辆,同比增长183.1%。而在过往的历史对比中,新能源汽车也在急速狂飙,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36%,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6万,同比2019年的120万增长13%,创下历史新高。

      另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文件要求,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在2025年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而根据相关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联网汽车数量将接近7400万台 ,其中中国的联网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35年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万亿元)。

      因此,在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缺口以及联网智能汽车万亿级蓝海的市场,引来跨界造车亦是情理之中。

      当然,在汽车领域的巨大红利之外,手机行业自身也遇到了极大的危机。

      在如今迭代的手机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每一部手机都处于性能过剩的阶段。每一次的迭代都是基于手机的外观、像素以及屏幕等细小的方面进行升级。在与过往的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再到手机生态等划时代的改变相比,如今的手机的确令众多消费者都提不起兴趣。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总计13325亿部,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该数字从2017年的15567亿部下降至2018年的15052亿部、2019年的14791亿部,三年来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下降约15%。另据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最新报告称,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2020年第四季度出货量达到8400万部,同比下降4%,2020年全年出货同比下跌11%至3.3亿台。可以看出连年的下跌,也让智能手机的发展处于了尴尬的地步。

      跨界造车谁能获得消费者认可

      因此,汽车行业的广阔前景,也让手机行业看到了一丝自我发展的曙光。

      其一,手机作为场景的延伸,是人们每天不可缺少的智能产品。同样,对于汽车来说,也是人们也最常用的工具。两者的结合,在拓展手机企业自身发展路径之外,也能收获更多忠实的用户。

      其二,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导致大批的汽车企业减产,原本相对牢固的供应链体系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而在此种情况下,拥有芯片研发能力的手机厂商也成了汽车企业重点观察的对象,从而促成了越来越多跨界合作案例的产生。

      那么,在汽车与手机企业相互的合作中,谁又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国产手机厂商中,小米与华为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其中,他们共同的优势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极为庞大的粉丝群体,也是受到关注度最高的手机企业之一。

      此外,对于小米而言,其给人的印象就是有出色的生态链布局,大到电视、冰箱,小到牙刷、台灯,小米已经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信未来小米推出的智能汽车也将以生活为切入口,并成为其整个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华为虽然没有正式加入造车阵营,但是其已经储备了完善的智能汽车相关技术,不仅包括未来主流的5G和自动驾驶,还拥有三电系统、芯片研发等核心技术。可以说,与华为合作的汽车厂家,也无疑能够得到最前沿的科技支持,从而让消费者感受到最好的体验。

      当然,尽管距离手机厂商真正推出首款汽车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过我们可以预测,这种跨界的合作模式在未来或将成为主流。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即时

    新闻

    明火炊具市场:三季度健康属性贯穿全类目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线上零售额94.2亿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优异,同比有14%的涨幅,传统电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企业IT

    重庆创新公积金应用,“区块链+政务服务”显成效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3C消费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高能实力,创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配置和精准的色彩呈现能力,为您的创作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双十一期间低至2799元,性价比很高,简直是创作者们的首选。

    研究

    中国信通院罗松:深度解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

    9月14日,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专题论坛在沈阳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