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充电桩数据超预期叠加华为超充给行业来了锦上添花。
无论是充电新国标、华为超充、还是 9 月暴增的直流桩数据,都在证明充电桩景气度比想象中高,且充电比加油快的日子越来越近。
但也需注意的是,单一的产品理想效率并非等于实际应用效率,想实现最优结果,更需要车企以及其他产业链共同适配。
暴增的数据,反映了直流快充的高景气
不止华为的产品亮眼,充电桩整个行业加速爆发,最新的 9 月数据已印证这一事实。
根据 10 月 12 日充电联盟最新数据,截至 2023 年 9 月,全国充电桩保有量 764.2 万台,同比增长 70.3%;其中,公桩保有量 246.2 万台,同比增长 50.5%,环比增长 8.4%。9 月全国公桩增量 19 万台,同比增长 1418%,环比增长 212%,私桩增量 24.4 万台,同比增长 51.8%,环比增长 11.6%。9 月直流桩新增 9.8 万台,同比增长 4800%,环比增长 292%,交流桩新增 9.3 万台,同比增长 830%,环比增长 174%。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直流桩还是交流桩,9 月上涨均十分迅速,保有量 9 月环比增速 8%,远超年内其他月份,意味着四季度景气拐点已至。增速更明显的是直流桩,也印证了结构上大功率直流快充渗透率在加速的事实。
(见智研究制图)
华为让快充再次加速
国庆出行期间,华为的热度极高。只因华为做了一件大事儿:由华为数字能源助力打造的 318 川藏超充绿廊的多个全液冷超充站正式上线。
华为的全液冷超充终端最大输出功率为 600KW,最大电流 600A,充电范围覆盖 200-1000V,市面上的超充桩普遍功率在 300KW 左右,难怪华为有底气喊出 " 一秒一公里 "、" 一杯咖啡,满电出发 "。华为超充的应用,也意味着充电难的时代,可能真的要结束了。
为何超充时代的到来如此激动人心?因为我国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由来已久。
随着电动汽车渗透率逐年提升,充电桩匹配需求越来越严峻,虽然我国充电桩逐年增长,截至到 2022 年我国国内车桩比为 2.5:1,车桩比虽然比欧洲、美国接近 20:1 的车桩比好很多,但事实上,大部分都是慢充桩,相比交流桩低压慢充的充电模式,充电效率更高的直流桩才是未来趋势。
但结构性方面,公共直流桩桩比例偏少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当前国内公共快充桩比约 12:1,缺口非常大。尤其每逢节假日,问题暴露更严重,景区排队充电,一桩难求,有时耗时 2-3 小时,排到的却是坏桩,或者排队时间比充电还长,让人十分困扰。
想解决充电难的问题,除了加大充电桩配置数量,还要缩短充电时间,现在大部分充电桩充电至少半小时,而燃油车充电只需几分钟,想做到充电速度媲美加油速度,就需提高充电功率,所以大功率快充必然会成为行业补能趋势。
" 一秒一公里 ",想落地还需产业链适配
伴随大功率快充曝光度的提高,液冷技术似乎也火了,液冷技术并不新鲜,不止是充电桩,还用在储能、风电等其他领域。我国充电桩主流用的是风冷技术,但传统风冷技术不仅噪声大,粉尘多,低功率尚且可以使用,但功率一旦提升,散热就成了大问题。液冷技术过去因为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充电桩企应用的较少,毕竟从性价比角度,风冷够用。
但随着功率的加大,液冷技术的好处就体现了,比如散热效果更好,防尘防杂物优于风冷,且噪音低,所以很多做充电模块和充电枪的企业都已经加大了对液冷技术的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各类液冷模块、液冷充电枪产品,例如永贵电器表示在国内已实现液冷枪出货,直流枪价格约 1200-1300 元,液冷枪单价约 5000 元,不止永贵,中航光电也在跟进液冷枪的解决方案。但也有企业和见智研究交流表示液冷维护成本太高,也在探索其他方案。
目前的液冷超充还处于起步阶段,液冷超充桩,液冷枪渗透率都比较低,伴随快充的加速发展,液冷枪等渗透率会加速提升。
但见智研究也认为,仅仅有液冷超充桩还不足以支撑快充普及,毕竟充电桩要和车进行匹配。因为是否能达到充电桩的最优功率还取决于电动车本身电池电压、充放电能力倍率、电池管理系统等硬性条件。但大部分电车还不支持超充,强行使用超充桩可能会对车本身造成损害。所以超充想彻底落地,还需产业链多方配合。
来源:全天候科技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线上零售额94.2亿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优异,同比有14%的涨幅,传统电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配置和精准的色彩呈现能力,为您的创作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双十一期间低至2799元,性价比很高,简直是创作者们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