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云计算频道 > 私有云

    私有云时代来临:AI NAS如何重塑你的数字生活?

    2024年06月19日 10:41:07   来源:微信公众号:峰瑞资本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个人存储需求的激增和变化,以及个体对数据隐私和安全性的日益重视,外加AI的技术加持,一种大家也许并不熟知的存储解决方案——NAS迎来了发展机遇。

      NAS是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的简称,直译为网络附属存储。它有一个更好理解的称呼“私有云”。这个曾经被视为技术爱好者的“专属玩具”,如今开始走进普通消费者的家庭和工作室,成为人们数字生活中的“新宠”。

      这篇文章将向您介绍:

      NAS到底是什么,这个行业现在长什么样?

      当下,驱动NAS行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AI技术如何赋予NAS以新的羽翼,使其满足我们对数据存储、管理和共享的期待?

      / 01 /

      消费电子行业的分化

      纵观整个消费电子的发展史,由于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复杂,同时单个产品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消费电子产品的“分化”一直在发生。

      比如,Insta360运动相机针对运动场景将相机从手机中分化出来;Apple Watch将重要的身体指标监测等功能独立出来;Vision Pro则把游戏、视频等追求沉浸感的内容消费从PC、手机等设备中分化出来,等等。无一例外,这些设备都是将特定场景下的专业分工做到*,并作为独立的设备存在。

      具体到“信息承载工具”这个赛道,随着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量的爆发,信息的生产、存储、消费也在不断分化。

      最初,对个体而言,信息的生产、存储、消费的重要载体是个人计算机。后来,手机满足了人们在移动过程中获取信息的需求,信息的消费与生产从个人计算机剥离出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及其带来的全球数据量的爆发,人们期待更大的存储空间,于是,信息的存储也被分化出来,进而催生了存储专用设备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简称“私有云”。

      相信很多人因为都苦恼于手机存储空间不足,而1TB的iPhone15 Pro与 128G的同款手机的价格差高达5,000元。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将巨大的存储空间集成在一个小型设备上需要非常高的成本,那么也就有了“分化”的需求——将存储功能与手机分离,这就是类似iCloud的公有云服务和私有云产品NAS的机会。

      / 02/

      NAS行业现在长什么样?

      从技术角度说,NAS是以存储为主,能够联网,且具有一定计算能力的设备。如果你有一台NAS产品,它到底能做什么,我们来举一些更具体的例子:

      在家庭场景:家庭成员间共享照片、备份家用监控视频、控制智能家居、创建孩子的成长记录库,以及无限速观看4K影片等等

      在远程办公与教育场景:高效进行文件共享并协同处理;即使不在工位或在家里,也可以远程访问一切本地文件

      创意工作者:不管你是摄影师,还是设计师,可以利用NAS进行大规模文件管理和备份,同时针对同一个作品进行协同编辑、高速传输

      如果从算和存两个维度,把所有的相关设备放到相应的位置,它们的分布大概如下图。与硬盘比,NAS有更强的计算和传输能力;相较于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计算能力之外,它有更强的存储能力和传输能力。

      目前市面上能够代替NAS的产品包括:硬盘、公有云、PC。整体而言,NAS的优势在于:超大存储空间、直接访问调取、超高传输速度,以及多人协作等等,具体对比请看下图:

      近年来,NAS品类在全球呈增长趋势。依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报告,2023年,全球NAS市场规模约363亿美元,2021-2028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9.6%。

      目前,企业级用户的需求占到NAS整个市场规模的约60%。在这个领域,中国台湾地区的生产厂商的市场地位比较稳固。以群晖、威联通QNAP、NETGEAR为代表的头部品牌,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他们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企业级解决方案——往往涉及异常复杂的产品参数和配置选项。换个角度看,这背后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另外40%的市场主要由C端消费者和中小型工作室贡献。这部分市场相对分散,群晖等企业级玩家占有一定份额,一些硬盘厂商如西部数据也有一定市场占有率。这部分用户的典型画像是极客、家庭影院&高品质音乐的爱好者、工程师、内容创作者,他们有频繁调取大尺寸文件的需求,且对传输速度有较高的要求。然而,这些需求并不能被当下的NAS产品所满足,驱动着NAS市场诞生新的机会。

      / 03/

      短期驱动力:

      内容创作者的发展壮大

      近年来,随着抖音、TikTok、B站、YouTube的高速发展,全球内容创作者激增。Adobe的一份创作者经济报告显示,自2020年以来,包含英美德日等全球九大国家的内容创作者已增长1.65亿人,截止2022年,其数量已达到3.3亿人(*这份报告没有对中国内容创作者进行统计。)

      克劳锐的报告则介绍了中国内容创作者的现状。2022年六大内容平台中(包括抖音、快手、B站等),粉丝量过万的创作者超过1300万,粉丝量达到十万以上的创作者三年增长率达到327%。

      其中,每周创作20h以上、关注者超过1w的职业创作者占比约为15%,人数在5,000-6,000万左右。这部分用户将NAS作为生产力工具,有较强的付费意愿。根据我们的用户访谈,他们愿意为单个产品花费2,000美金以上。

      然而,传统的NAS产品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供给是限制C端市场发展的关键原因。当前内容创作者主要存储解决方案是硬盘、公有云,以及传统的企业级NAS产品。

      硬盘与公有云存在明显的短板。我们在前面有讲到,使用硬盘必须将内容转到PC才能编辑,无法多机协同;公有云的传输速度太慢。它们都不能满足当前内容创作者的共性需要:传输速度快、超大存储空间、多端访问协同办公,以及对于存储设备内的文件,可以直接编辑无需导出等等;此外,C端消费者还有隐私方面的考虑。

      具体请参考我们对部分用户的访谈:

      “通常,*的挑战是弄清楚如何设置文件系统、存储和文件共享。对我来说,*的问题往往是CPU,需要足够强大的CPU支持多个视频流。”——来自美国的一位Youtuber

      “每个伙伴的职能、背景和技能都不同。我们需要一个高效的文件管理系统来存储分散在10个伙伴手中的所有文件,并且实现协同。” ——瑞典一个10人工作室

      “我们都是拍4K文件,一个视频就100G,硬盘根本就没法用——存储空间不够,没法协作,传输速度也不够。比如,我的剪辑师想实现某个想法,我不可能总是去他的工位跟他讨论,大家需要实时看到彼此对同一个材料做了哪些处理。” ——一位在B站拥有1万粉丝的UP主

      “有了小孩之后,照片一下子变得超级多,手机的存储空间肯定是不够了。多终端访问是个比较刚性的需求,需要让亲属都能看见。我比较注重隐私,不希望孩子的照片从小就拿给公有云。还有就是用公有云看电影比较卡,想升级体验也要花很多钱,而且是持续花钱,那还不如买个NAS。” ——一位C端用户

      “我们目前有1,000多块硬盘,累计存储量在2,000T左右,痛点:1.找素材效率特别低,因为我们一个项目要跟5-6年,随着项目的进展,我们会持续不断的增加新内容,我们为了管理这1000块硬盘专门弄了一个像仓库的编码;2.怕员工离职,新的人不知道什么素材存在哪个硬盘里;3.公有云传输速度太慢了,我们开了好几个百度网盘的SVIP,还是特别慢,有一次外出拍摄光搞回传就搞了20多个小时;4.我们是拍政府项目的,很多东西是不可能进公有云的,都是高度机密的。” ——某广告公司CEO

      而企业级NAS由于其繁琐的配置流程,用户仅限于少数有搭建能力的极客创作者。换句话说,它拦住了大规模扩张的C端用户和中小型工作室。这个痛点带来了消费级NAS产品的机会。

      我们来看看搭建一套传统NAS需要的全流程:

      NAS产品及硬盘的选择

      操作系统和软件选配及部署(*技术门槛高,需要用户对Linux类操作系统有一定的了解,通常需要工程师级别的技术能力)

      存储技术选型与配置

      局域网IP地址DDNS等网络配置

      网络防火墙的配置和SeLinux的配置

      安装应用

      相信许多人并不会把这几行读完,那么,大家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繁琐的部署流程会把绝大多数C端用户劝退了,因为大多数内容创作者并不具备这样的技术能力,即使具备技术能力的极客型消费者,也要花1-2天才能完成部署。

      我们联合一家相关企业调研了2,881位来自全球的用户,得到了如下统计,其中,一个友好易上手的操作系统是共性需求。

      / 04/

      中长期驱动力:

      AI端侧部署

      今年4月底,Meta发布了开源模型Llama3,即使这是个8B的模型,仍然展现出极强的能力。此前,我们曾在《》一文中提到,开源模型的能力的提升,将极大地促进AI的本地化部署。

      AI的本地化部署,与从云上访问AI是相对的。具体而言,当我们访问ChatGPT这类参数量较大的模型时,它们通常部署在云端,这类模型可以处理一些非常复杂的工作;相反,参数量较小的模型可实现本地化部署,在离用户最近的终端侧处理一些相对简单、更个性化、更私密的任务。这是AI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对于AI的本地化部署,最重要的事情是AI和私有化的数据进行拟合,从而发挥更个性化的价值,这也是个人agent(agent指智能体,可以简单理解为智能助理)和家庭agent想实现的目标。

      所以,NAS作为消费者的私人数据汇集地,同时拥有一定的计算和网络能力,是搭载本地化AI Agent非常好的阵地之一。设想一下,有了NAS的助力,以后你的agent可以:

      对你的照片进行自动分类、去重、检索,告别找不到照片的烦恼

      对你的一切文件进行分析、总结、归档,帮你把会议纪要和数据表格都整理好

      对你的一切图文视频素材进行AI剪辑,你只需要训练出风格化的Lora和固定的剪辑工作流

      帮你定期跟进你关注的明星、博主、餐厅、商品、行业与公司,甚至股票的一切信息,你再也不用在618费尽心思计算优惠券

      这一切虽然目前看还很遥远,但是其最终的实现依赖于,你的本地化Agent对你个人数据的访问和分析。“更了解你”才是本地大语言模型的差异化价值所在。

      / 05/

      中长期驱动力:

      从智能家居到家庭机器人

      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智能家居的生态正在逐渐打通,越来越多的品牌愿意开放底层协议,通过API接口接入到统一的上层操作系统。

      NAS作为一个兼具“路由器”功能的产品,可以承载全屋智能终端的控制、数据存储分析(如智能摄像头,将存储和计算机视觉的能力搭载在NAS上售卖),以及远程与手机互联的功能。

      现在,部分家庭已经有超过一台扫地机器人,部分北美家庭存在2个分楼层的扫地机器人、1台割草机器人,外加1个泳池机器人。

      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假设未来大量家庭都部署2个及以上的机器人,算力成本将被极大地拉高,尤其是未来当机器人具备泛化能力后,对于算力的要求将是指数级的上升。到时,给每套机器人内置一套单独的算力将带来极大的算力浪费。

      未来的一个可能发展方向是,通过统一的算力调取,以及机器人终端的感知与行动,来实现家庭场景任务的协同管理。

      具体来讲,家庭agent对终端设备可能有如下主要要求:

      训练私有化数据,并管理、分析、处理新的私有化数据,这意味着一个强大的存储产品是前提

      具备一定的算力,但是区别于当前PC,家庭agent需要有7*24小时的工作能力与多模态的数据输入,所以要解决功耗、网络、其他传感器接入、控制等问题

      对全屋智能、家庭机器人进行协同控制,甚至实现算力调度,所以还要有全屋路由器的能力

      NAS作为一个存、算、网一体的设备,对于家庭agent的部署是非常合适的。

      / 06/

      新趋势下,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NAS?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NAS才能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从极客人群向C端用户群的扩圈,同时又能适应未来AI的本地化部署呢?

      当前,我觉得以下几个能力比较重要:

      对用户极其友好的操作系统:相比于传统NAS复杂的配置流程,一键开箱即用和图形化的UI界面可能是基础标准。历史上所有操作系统的竞争都在于对细节的把控,是否能深入地感知不同客群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的细微差异,并进行快速的产品迭代响应,是重中之重。

      丰富的应用生态:基本功能之上,将大量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交给开发者,并且通过有效的激励方式让开发者不仅仅是“为爱发电”。

      *于传统厂商的硬件配置:对于集成产品,硬件往往难以建立起长期的核心壁垒,但是依托中国大陆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仍然可以创造比较优势。

      较好的设计审美:由于NAS可以作为家中装饰的一部分,那么考虑其与家庭整体设计的融合是很有必要的,不突兀,且能够彰显主人的品味是加分项。

      社群运营能力:以上所说的能力,都源自于对用户近距离的观察和持续的沟通。社群运营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可以分为对开发者的社群运营和对用户的社群运营。前者为产品的前沿性和应用生态的丰富性提供保障;后者则有助于对产品细节的把控和*的用户体验的打造。

      往长期看,运用AI的能力将成为NAS发展的重点,具体包括:

      本地化AI Agent应用的开发能力:产品的迭代不能太超前,所谓“只能跨一步,不能跨两步”,关键在于是否能准确的捕捉到消费者对AI的需求与AI可实现的能力的临界点,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

      与AI硬件的适配能力:这里的适配包括对芯片的集成、与芯片厂商之间的适配验证,以及集成后对包括发热等整体硬件问题的解决

      在这个方向,峰瑞投资了消费级私有云厂商冰鲸科技。成立于2020年8月,冰鲸科技已经开始从聚焦音视频内容创作者、极客用户,正逐步向家庭用户拓展。

      冰鲸科技的创始人及团队有丰富的开发者和创作者运营经验,已建立了超过2万活跃用户的Discord社区,社区用户对软硬件的快速反馈为产品开发迭代提供了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冰鲸科技2022年初在Github上发布了开源私有云系统CasaOS。目前,CasaOS在GitHub上有两万多个关注,下载量超50万次。

      在AI方面,冰鲸科技的NAS产品内置了GPU和Llama大模型,结合RAG和Stable Diffusion等技术,为创作者提供了便捷的脚本文件管理、高级检索、文件总结,图库素材处理和图像生成功能。此外,冰鲸科技已经与包括Intel在内的多家*AI芯片厂商展开开发者生态与边缘计算相关合作。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即时

    新闻

    敢闯技术无人区 TCL实业斩获多项AWE 2024艾普兰奖

    近日,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 2024)隆重开幕。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企业TCL实业携多款创新技术和新品亮相,以敢为精神勇闯技术无人区,斩获四项AWE 2024艾普兰大奖。

    企业IT

    重庆创新公积金应用,“区块链+政务服务”显成效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3C消费

    “纯臻4K 视界焕新”——爱普生4K 3LCD 激光工程投影

    2024年3月12日,由爱普生举办的主题为“纯臻4K 视界焕新”新品发布会在上海盛大举行。

    研究

    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即将开幕

    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上海市经信委、徐汇区政府、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共同指导,由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主办的“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将于2024年3月23日至24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