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3C消费频道 > 手机数码

    「9块9」 的中国 AI 耳机,疯狂收割老外

    2025年02月18日 14:17:40   来源: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

      要数年味最浓的地方,广东汕头必有一席之地。

      早在年前,马蜂窝大数据就显示,今年“潮汕春节”热度大涨,其中汕头跻身全国年味小城第三名,也是2025热度涨幅最快的十大年味小城。

      据官方数据,2025年春节假期,汕头市共接待游客632.8万人次,同比增长24.77%,旅游收入62.65亿元,同比增长43.47%。

      从线上移步线下,现场比数据更为热烈、红火。

      春节假期结束后,当全国大部分地区人们感叹春节假期结束之际,汕头当地英歌、舞狮、担花篮等年俗正排得满满当当,直至正月结束。

      时代周报记者于元宵节前几日抵达广东汕头澄海上头村,正逢当地英歌舞巡游表演,放眼望去都是乌泱泱的人群。

      这人群又大致分三类:首先活动的主角,手执英歌槌、身着戏服的英歌队,及身穿大红色上衣的潮州大锣鼓队伍,前者跳舞、后者配乐,奉上一场场震撼、热烈的演出。

      其次是穿新鞋、着新衣,从本村及周围村落赶来看表演的男女老少;还有就是从全国各地赶来,想要一睹英歌舞现场、感受潮汕年味的一众游客。

      凭借传统年俗出圈的另一边,伴随着广东各市2024年经济数据相继公布,汕头2024年GDP增速0.02%在全省垫底,第二产业增加值罕见下滑,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也引发关注。

      而在GDP增速、工业增加值表现略为乏力的另一边,汕头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均连续1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第三产业比重首超第二产业,且第三产业增速居于广东各市头部……

      如何理解汕头各项经济指标的起与落?在“年味小城”“网红旅游城市”的头衔之下,在经济指标起落背后,又藏着汕头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1. 求“新”意切

      旅游方面,汕头凭传统出圈;而在产业布局上,汕头求“新”之意迫切。

      穿梭于潮汕各市的主城区之间,会发现道路两旁林立着不计其数的工厂企业,这是文旅之外,当地更早也更重要的经济支撑点。

      过去几十年,汕头形成以轻工业为主导、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产业体系,但同时存在的是,汕头产业体量不大、层次不高、新兴产业偏弱等。

      为破解发展困境,2021年,汕头强调“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发展路径,将早前“4+4”(纺织服装、化工塑料、工艺玩具、印刷包装4大传统产业,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新为“三新两特一大”(也叫“321”,三新: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两特:纺织服装,玩具创意;一大:大健康)产业布局。

      调整逻辑在于:“4+4”产业布局中,传统优势产业类别中化工塑料、印刷包装特色不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相对偏弱,而调整后的“321”产业布局,既谋划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的做强做大,又将“新”前置,把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作为重点方向,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

      在“三新两特一大”布局之下,近年来汕头持续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延链补链提质增效,提升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据2024年汕头经济运行简况,全市“三新两特一大”产业规上工业企业1598家,占全市规上工业70.5%,主导产业进一步聚焦,集群化发展明显。

      从具体产业门类看,以纺织服装为例。这是当地*产值破千亿产业,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最完整、供应链*进的核心基地之一,且近年通过服博会、时装周等推动产业从生产端到贸易端的升级优化,同时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牌打造,多方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锚定2000亿目标。

      技术创新、营商环境方面,汕头也迎来新变化。

      根据广东省科技厅的统计数据,2022年度汕头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9.53亿元,增幅48.54%;2023年度汕头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5.19亿元,增幅43.12%,成为*一个连续两年增幅超过40%的地市;在2024年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中,汕头又首次进入“*榜”,以29.64的创新能力指数位列第95位。

      营商环境方面。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历年官方报道发现,汕头已经连续四年在广东省营商环境评比中居粤东城市首位。

      2. 经济承压

      求“新”意切,但在过去长期工业基础薄弱、产业质量不高的背景下,正承受转型升级重压的汕头,部分数据2024年表现稍显黯淡。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4年汕头经济运行简况,2024年汕头地区生产总值3167.97亿元,同比增长0.02%。

      其中,汕头*产业增加值148.37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301.07亿元,同比下降6.8%;第三产业增加值1718.53亿元,同比增长5.5%。

      显而易见,汕头GDP增速较慢,直接原因在于工业乏力。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虽然“321”产业格局推进以来,六大主导产业进一步聚集,但从相关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例来看,纺织服装占比最高、近30%,其次是新材料和玩具创意,而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和大健康三项之和仅为10%左右。

      关注当地经济人士普遍认为,汕头此番第二产业增加值下滑,就是在于传统产业占比过高,新型的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不止汕头,广东不少城市都面临这样的情况。”华南城市研究会创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当前中国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现有相当一部分传统产业竞争激烈、甚至产能溢出,这些产业接下来在经济中的占比会面临全国性的下降,抓住高科技产业的新赛道成为各地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胡刚举例,纵观广东各市2024年GDP增速情况,强势领跑的深圳,以科技创新闻名,高技术产业聚集,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高速增长,相对比的是,广州这几年增速相对放缓,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当地汽车产业体量大,但此前没有尽早抓住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机遇。

      拉低汕头经济增速的还有固投和外贸领域。从2024年汕头经济运行简况看,2024年汕头固定资产投资额下降3%,进出口总额下降12%。外贸下滑不难理解,汕头相当一部分企业外向度较高,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之下,受到的冲击也较大。

      3. 结构优化

      继续把时间拉长观察,偏轻、偏传统的产业类型,与汕头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从地图上看,潮汕地区(包括潮州、汕头、揭阳)位于广东东部,毗邻福建,而汕头被揭阳、潮州和南海包裹,西邻揭阳,北接潮州,东南濒临南海。

      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汕头虽为东南沿海港口城市,但港口吞吐量较小,海岸线也不长,土地面积较小,交通布局相对较慢,距离省内的广州、深圳等珠三角重点城市较远,“这就导致很多企业来汕头发展,要面临交通成本、用地成本较高等问题”。

      不过从近年汕头调整产业格局、发力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系列举措看,当地的经济增速放缓背后,也藏着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潜力得到培育的另一面。

      事实上,详细翻阅汕头市2024年经济运行简况,投资端的表现可谓亮眼。

      具体来看:2024年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投资增长24.2%。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均连续1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投资增长19.0%,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9.6%。数据背后,相关产业园区、科学城拔地而起,上下游企业陆续入驻,推动当地主导产业进一步聚集,并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孕育竞争优势。

      陈鸿宇认为,从投资周期来看,汕头在投资端的增长,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反应在工业产值上,从长远来看,这些投资增长的数据也透露了汕头未来的发展潜力。

      2024年汕头还实现了三产比重首次超越二产,这既有二产下滑的因素存在,但也离不开当地三产自身的蓬勃发展——增速5.5%,居广东全省首位。

      亮眼数据背后,汕头近年发展强调工商并举,重视城市贸易功能,在文旅业当选网红旅游城市,还在2022年冲进全国快递量前十。

      “不同城市所处工业发展阶段有所不同,城市功能也存在差异,所以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能只看短期经济总量,还要看经济增长速度、人均水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未来发展潜力等重要指标。”

      陈鸿宇指出,汕头是粤东地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粤东地区重要的经济和交通枢纽,其经济体量、科创力量、城镇化水平、教育医疗水平等都居于粤东地区头部,各方位发展比较协调,同时承担带动和辐射潮汕地区乃至粤东发展的定位和责任,长期来看还有较大发展潜力。

      还有观点指出,上世纪90年代,潮汕地区拆分为今天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使得区域产业协同受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三地经济增长。基于此,顶层规划方面,于近年推动打造汕潮揭都市圈,为的就是打破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阻力,进一步激发潮汕地区经济活力。

      潜力可期,但改善空间犹存。

      陈鸿宇认为,汕头还存在对自身比较优势认识不够充分,以及在找对发展方向后迈的步子不够大、统筹引领力度有待提高等问题。

      比如汕头有大量家庭小作坊、小工厂,而现在很多地方在追求大企业、追求规上工业增加值,就会忽略对小作坊、小工厂的正确看待、引导和帮助;又如近年发展旅游业,不应该只停留在节假日期间火爆,可以通过更多宣传和旅游配套建设,拉长旅游旺季,进一步挖掘旅游消费。

      发力人才竞争,也是汕头发展的关键一环。胡刚表示,同以深圳举例,深圳有今天的发展,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包容性和开放性,大家抵达深圳的*站,看到的就是“来了就是深圳人”,这种包容性让深圳汇聚各领域的人才,而当前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发展,关键在科技创新,人才又是科创的关键,“所以汕头要打造一个更能吸引人才的环境,包括科技人才、人文社科人才、管理人才、经商人才等等”。

      事实上,“网红旅游城市”“年味小城”打造的背后,除了带动当期旅游消费,陈鸿宇表示,更长远的意义在于,以此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人和产业流入,推动整个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即时

    新闻

    明火炊具市场:三季度健康属性贯穿全类目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线上零售额94.2亿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优异,同比有14%的涨幅,传统电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企业IT

    重庆创新公积金应用,“区块链+政务服务”显成效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3C消费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高能实力,创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配置和精准的色彩呈现能力,为您的创作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双十一期间低至2799元,性价比很高,简直是创作者们的首选。

    研究

    中国信通院罗松:深度解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

    9月14日,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专题论坛在沈阳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