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产经新闻频道 > 汽车时代

    奔驰式“刮骨疗毒”:裁员后中层或拿400万元遣散费

    2025年03月31日 10:46:45   来源:探客出行

      出品 | 探客出行

      作者 | 魏帅

      编辑 | 冯羽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2025年开年,火爆的汽车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或许有无数个答案,但最火爆的车型,答案则是指向了一个天选网红车型——小米SU7 UItra。

      科技公司创业、上市交付仅一年,重重标签下,小米汽车硬是在几近饱和竞争的汽车市场中,挤出了一条赛道。

      尤其是小米SU7 UItra的上市。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分享的SU7 UItra首批车主画像中,半数的车主曾购买BBA车型。

      确如小莹所说,中国市场的消费者面对新车,变得越来越开放,也越来越实用主义:品质好、体验好的品牌,就愿意为其买单。不仅是如今的小米,也包括为数众多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曾经靠换、增购撑起销量大头的奔驰们,也真正感受到了危机。

      此前,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就曾不留情面地指出,奔驰低估了中国竞争对手的追赶速度。

      2024年奔驰的财报,也深刻印证着这一点。财报信息显示,奔驰2024年实现营收1456亿欧元,同比下滑4.5%;净利润104亿欧元,同比下滑28.4%。

      销售数据上,奔驰2024年累计销售新车238.9万辆,同比下滑4%。其中,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累计销售新车68.36万辆,占据总销量的28.6%,但也是下滑最明显的地区之一,同比下滑7%。

      新势力们的高端纯电车型,正在悄然地侵蚀着奔驰的自留地。

      在过去的2024年,是中国市场价格战最为“凶猛”的时刻。

      在销量压力下,奔驰也在终端施加压力,通过降价获取市场空间,但显然效果并不理想。而在去年年中开始的终端维稳控价策略,也再度让消费者对于奔驰失去了信心。

      尤其是落后于中国市场的电动化方面。电动化转型多年,奔驰至今没有一款足够吸引中国消费者的纯电车型,纯电车型销量不足品牌销量的10%。

      要知道,截至今年2月数据,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47%,豪华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也已经达到27%。

      好在,奔驰仍明确对于中国市场的看重。不断加码的投资、为中国市场设计专属车型背后,奔驰仍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但更为关键的在于,奔驰需要更为坚定的转型与决策——在中国,为中国。

      1、赔钱卖车

      奔驰全球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在总结奔驰在2024年的业绩表现时,用了“稳健”一词。

      但仔细看这份营业额利润连年下滑、销售数据走低的财报,或许并不如康林松口中那么“完美”。

      2024财年,奔驰全球营业额为1456亿欧元,净利润为104亿欧元,均实现连续五年走低。其中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大跌28%。

      具体至各个细分业务线来看,最受关注的当然是奔驰的乘用车业务。

      数据显示,2024年奔驰乘用车业务息税前利润为87亿欧元,同比下滑39%,也跌破了百亿欧元的大关。利润率更是从2023年的12.6%降至8.1%。

      销量方面,2024年奔驰全年乘用车销量为198.34万辆,同比微跌3%。

      对于业绩的下滑,奔驰称主要因素为“销量减少(尤其是中国市场)、净价降低和不利车型的组合——尤其是中国市场”。

      作为奔驰在全球业务的最大单元,中国市场的兴衰,足以影响其整个市场和财务表现。

      2024年,奔驰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为231.39亿欧元,较2023年的252.84亿欧元同比下降8.5%。

      在中国市场,奔驰的销量同比减少了7%至68.36万辆,是全球降幅最大的单一市场。

      其中,转型已久的电动化“拖了后腿”。数据显示,2024年奔驰纯电车型销量仅有18.51万辆,同比下滑23%。这一销量占比不足在华全年销量的30%。其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甚至不及老对手宝马和奥迪。

      当然,在中国市场失速的背后,是整个中国汽车市场豪华车格局的嬗变。

      自2024年开始,奔驰就跟进行业的价格战步伐。彼时,当家车型GLC近40万元的指导下,优惠后不到25万即可拿下;另一款畅销车型C200L在33.5万左右的指导价下,最低20万左右即可提车。

      即便降价至此,在国产高端新能源车型的份额挤压下,奔驰的亏钱卖车举动不仅没有让销量实现大幅增长,反而加重了渠道端的压力。

      此前,就有奔驰的经销商向「探客出行」坦言,赔钱卖车绝不是戏言,尤其是对于奔驰经销商来说,基本上都靠卖车的返利。“一台车亏个七、八万很正常。”

      2、撒钱式裁员

      经销商的苦不堪言、销量指标的下滑,昭示着整个2024年奔驰难以言说的困顿。

      而在此“水深火热”之中,奔驰却以一则“撒钱式裁员”的消息,将自己送上了凭业绩上不了的“热搜”。

      根据德国媒体最新报道,奔驰管理层或将于4月初发放全员信,将为响应号召的离职员工提供丰富的遣散费。

      一个足以让外界“眼红”的例子是:以一位月薪8万元、在公司工作30年以上的中层员工为例,其能拿到的遣散费或将达到400万元人民币。

      而这则漂洋过海传来的消息,是今年2月奔驰宣布削减生产成本的“加速器”。

      早在今年2月,奔驰就证实将在2027年前削减10%的生产成本,并表示将部分生产转移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

      而作为最大单一市场的中国,似乎首当其冲。2月,奔驰中国传出消息,其正计划在中国裁员约15%的员工,并表示被裁员工如若顺利签约,则最高可获得N(工作年限)+9个月的赔偿工资。

      奔驰中国方面对此也发布声明表示,业务的整合或者削减将不可避免地涉及部分员工的工作安排。奔驰中国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相关员工提供尽可能合情合理合法的跟进方案。

      这则声明,实则暗合了奔驰的裁员计划。

      不少外界看客惊叹于外资企业如此人性化的裁员,称“一不小心就可以直接退休养老”。

      然而如此堪称“撒钱式裁员”的背后,是套在奔驰身上的重重“枷锁”。

      事实上,由于德国法律对于员工提供解雇保护,奔驰无法在2034年底前进行强制裁员。为了实现降本目标并为转型工作提供岗位,奔驰必须拿出更具诚意的方案提供给员工。

      此次德国总部全员信计划的流出,更是彰显了奔驰对于降本的急切。

      按照奔驰CEO奥拉的说法,丰厚的遣散费将鼓励约三万名员工自愿离职,相关细节也与企业职工委员会达成一致。

      据悉,此次裁员目标集中在非生产岗位,更多的是传统工程师以及行政管理人才身上,可以说是通过最直接的金钱手段,进行“刮骨疗毒”,实现智能汽车时代的人才迭代。在中国市场“完全自愿”的裁员方案下,也让许多冗余式业务部门进入到了淘汰边缘。

      “看似是公司最后时刻仍保持着人性化,但实际上是奔驰时代背景下的最优选择。”一位豪华品牌供应商人士对「探客出行」表示。

      3、继续押宝中国

      自身逐步收缩的营收与销量,竞争对手的放量与自如,都在挑动着奔驰的神经。

      自2025年开年以来,奔驰的调整与改革一直在进行中。

      除了全球市场同步的缩减成本计划外,中国市场的调整尤为关键。

      今年1月,奔驰中国方面就表示将通过主动优化零售网络布局、精简产品品类等措施,在2025年对经销商网络进行战略性优化。

      这点对于一个依靠传统经销商模式的豪华品牌来说相当重要。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价格战影响下的奔驰渠道已经怨声载道,经销商的压力也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终端降价后又再度维稳价格的举动,也造成了终端市场价格的混乱。

      因此,经销商战略调整,成了奔驰稳住销量的重要一环。

      此外,在生产端,据36氪报道,2024年北京奔驰顺义工厂年产能不足10万辆,而该工厂主要定位生产新能源车型以及部分国产GLE车型。奔驰电动车型的滞销,直接影响着该工厂的产能利用率。

      据悉,奔驰正在考虑合并效率较低的部分产线,部分产品系列也可能停止在华生产。

      面对如今的的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奔驰的调整势在必行。过往的持续投入,与中国市场的需求潜力,也在倒推着奔驰的抉择。

      据「探客出行」了解,过去十年,奔驰与在华合作伙伴的累积投资超过1000亿元。未来,还将继续投入超过140亿元,提升本土研发能力。

      这也对应着奔驰计划在中国的三大改变:降低成本结构、提高对华投资、充分利用在华研发团队。

      根据奔驰财报发布会上的信息,奔驰多达36款新车计划中,在2025年计划发布的新车共有4款,包括3款油车和1款电车。

      新一代纯电CLA也让今年奔驰的新车备受期待。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CLA长轴距版也会同步上市。这款新车是奔驰首款基于MMA平台(奔驰模块化平台架构)打造,搭载全域800V高压平台的产品,并且将启用奔驰全新家族设计语言。

      入华20年,当打之年的奔驰,面临的是全新的中国市场。在中国品牌堪称迅猛的势头下,奔驰还需一番彻头彻尾的调整与变革。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即时

    新闻

    明火炊具市场:三季度健康属性贯穿全类目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线上零售额94.2亿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优异,同比有14%的涨幅,传统电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企业IT

    重庆创新公积金应用,“区块链+政务服务”显成效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3C消费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高能实力,创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配置和精准的色彩呈现能力,为您的创作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双十一期间低至2799元,性价比很高,简直是创作者们的首选。

    研究

    中国信通院罗松:深度解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

    9月14日,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专题论坛在沈阳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