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产经新闻频道 > 汽车时代

    比亚迪把智驾价格打下来,谁最紧张?

    2025年02月17日 16:13:01   来源:连线出行

      文/熊逾格

      编辑/马军

      高阶智驾汽车,再次直击价格下限。

      近日,比亚迪宣布,旗下“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将覆盖全产品线21款车型,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驾,其中价格最低的海鸥智驾版低至7.88万元。

      “未来2到3年,高阶智驾将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断定:“到那时,没有高阶智驾的车将成为少数派”。

      涟漪随即在车圈扩散。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等行业大佬纷纷发声回应。

      数年间,从“油电同价”到“电比油低”,比亚迪曾一路狂奔成为“新能源一哥”,成为全球第一个新能源产销突破1000万辆的车企。这一次,从“天神之眼”诞生到如今建立起完整智驾生态,比亚迪会成为“智驾平权”的代言人吗?

      无论如何,7万元价位的智驾刚刚打响新一轮价格战的第一枪。2025年,业界眼中智驾竞争惨烈的“下半场”,格局正在不断被重塑。

      1、比亚迪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驾,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不到两年时间,比亚迪高端智驾一鸣惊人。

      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在深圳总部举办智驾发布会,宣布全产品线“加配不加价”进行智驾升级。横跨“王朝“与“海洋“两大系列,涵盖秦、宋、元、汉、唐、海豹、海豚、海鸥等产品,从6.98万元起售的海鸥到百万级的仰望品牌,21款车型都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全部转为智驾版。

      具体来说,除去入门级海鸥会同时保留智驾版和非智驾版,比亚迪全系车型都将搭载高阶智驾。

      从2023年7月到当下,“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推出不足两年,比亚迪已构建起完整的智驾生态,并根据不同价位,推出了三个等级的“天神之眼”系统完成分级部署:

      “天神之眼A”(DiPilot 600)搭载于仰望品牌等豪车,配备3颗激光雷达、双OrinX芯片,算力达508TOPS;

      “天神之眼B”(DiPilot 300)主要应用于腾势品牌和比亚迪品牌的中高端车型,采用1-2颗激光雷达、1颗OrinX芯片,算力254TOPS,具备城区NOA能力;

      “天神之眼C”(DiPilot 100)面向主流市场,没有配备激光雷达,而是采用“5R12V”(5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的纯视觉路线,搭载1颗Orin N/征程J6芯片,算力84/128TOPS,支持高速NOA功能。

      从搭载车型来看,“天神之眼A”用于百万级车型,“天神之眼B”主要面向20万元以上车型,而“天神之眼C”则瞄准7万元至20万元车型。

      不难看出,“天神之眼C”是此次比亚迪智驾普及战略的核心。

      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示,过去的高阶智驾往往搭载在20万元级车型上,“高昂的价格,导致2024年中国售出的车辆只有不到10%的有高阶智驾,而我国70%的汽车消费者都是购买20万元以下的车”。

      而在20万元以下的主战场,比亚迪优势尽显。

      首先是性能。据虎嗅报道,天神之眼C成本低但足够成熟,尽管配置相对基础,却能在50多公里的实测中表现出色,已能够应对效率超车、进出匝道等不同路况,在高速NOA和智能泊车功能上能达到行业第一梯队水平。

      其次是成本。据上述报道中虎嗅的推测,比亚迪通过智驾普及提升需求量,保守估计能将智驾系统的成本压低30%-40%左右。其中自产摄像头和传感器可压缩50%-60%成本,芯片批量采购可压缩30%左右,自家组装生产则可压缩40%-50%的成本。

      最后是数据量。据发布会披露,比亚迪拥有5000多名智驾研发团队成员,每天新增训练里程达7200万公里,预计到2025年底将达到接近特斯拉2024年底的训练能力水平。目前比亚迪已经自建超算中心,每7天就可以训练出一个云端版本。

      比亚迪背后的合作伙伴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在激光雷达上,比亚迪的供应商包括自家投资的速腾聚创,以及图达通、禾赛科技、华为等主流厂商。

      在智驾芯片上,比亚迪选择地平线、英伟达双供,“天神之眼C”主要选用英伟达Orin N芯片或地平线征程6M芯片,“天神之眼A”“天神之眼B”则主要选用英伟达Orin X芯片。

      2月12日,地平线正式宣布其最新一代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将全球首发落地比亚迪天神之眼。据了解,将在比亚迪秦系列等入门级车型搭载。从产量来看,仅秦系列月均销量就可以达到5万+的规模,覆盖规模相当大。此前地平线预计,2025年征程家族出货量目标突破1000万套,征程6出货量将超100万套。

      通过规模化效应、供应链管理及软硬件创新,比亚迪正在将原本昂贵的高阶智驾技术带入大众市场。新能源销量巨头手握“智驾平权”的钥匙,一场风暴席卷而来。

      2、智驾成标配后,各家的技术比拼也来了

      面对比亚迪的高调,车圈各大玩家迅速回应。

      2月10日,何小鹏发文称:“欢迎最近数家非常尊重的头部车企发布智能化战略,加入智能驾驶全国甚至全球普及的开始!”同时宣布,小鹏将在2025年年中推出V6全新大版,即准L3能力高阶自驾,2025年底推出真L3级别智驾。

      相比之下,余承东的回应显得有些“不淡定”。2月11日早上,他在社交平台强调智驾水平的差异:“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就像打电话有网就行,上网就需5G!”

      2月11日晚间,近年带领长城在智驾能力上穷追猛赶的魏建军则称:“智能驾驶不是一场秀,实践出真知。真正的智能驾驶技术关乎到每一个用户和家庭的出行体验和安全,应该满足用户高频的出行场景。”

      其实,对于真正在智驾领域有实力的玩家而言,比亚迪的“智驾平权”行动或许是一个契机。

      据《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愿意对智能驾驶支付的消费者占比从2022年的42%下降到2024年的28%。而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我国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32-40万元车型是L2+辅助驾驶落地最广的车型上。

      如今,随着比亚迪的战略推行,20万元以下市场的主流消费者或将有机会关注智驾能力,进而把它作为购车的核心考量因素之一。

      从小鹏坚决秉持的智驾标签及战略,到华为展现的智驾技术突破、合作模式,市场消费者对于智驾陆续了解,但市场教育一直“未完成”。比亚迪的智驾普惠之下,或许消费市场的转折点真的要到了。

      当智驾从“锦上添花”变为刚需标配,智驾玩家们将正式迎来技术能力“真刀真枪”的比拼。竞争将不仅仅聚焦在智驾体验,还在于安全性、可靠性等核心指标。

      这是真正的技术较量开始的时刻,智驾玩家们开始密集地提速。

      2月9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从2025年起将不再开发非智能化新产品,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

      2月10日,何小鹏宣布小鹏汽车2025年年中将推出V6全新大版本,2025年底推出真L3级别智驾;

      2月11日,吉利汽车宣布将于3月初对外发布重磅AI智能化战略。此前曾传出旗下芯擎科技已成功开发全球首款符合汽车级标准的7纳米芯片“龙鹰1号”,并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如今,各家加速提升智驾能力是必然的,智能驾驶正在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真正具有技术实力的玩家,其实能够吃到更多的红利,因为消费者真正开始懂得技术和体验的差异了。

      3、没有智驾的车,真的会被淘汰

      向着智能驾驶时代,汽车行业正踩紧油门。

      智驾的趋势从高端市场下探,在“智驾平权”的潮流中涌进主流市场,高阶智能驾驶车型将越来越普遍。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1月到8月,L2+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到66.6%,逐渐成为标配。灼识咨询预计,2026年到2030年,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分别达到81.2%及99.7%。

      数年间,华为智驾“朋友圈”的壮大,是智驾技术趋势的缩影之一。当下,华为乾崑智驾落地深蓝L07、尊界S800、阿维塔12等多款汽车,在动力类型上覆盖纯电、混动、增程,在车型上覆盖SUV、MPV、越野、轿车,在价格区间上覆盖百万豪车到20万元的汽车。

      面对这一趋势,传统车企必须快速补课,不再能够凭借历史销量面对竞争

      作为中国智驾科技的头部玩家,地平线的突飞猛进,侧面印证着这一点。就在近期,创始人余凯便表示2025年是智驾“真拐点”。

      2024年10月,地平线正式登陆港交所上市。从招股书来看,地平线与中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均达成量产合作。截至目前,地平线智驾方案累计出货量达700万,获得300款车型定点,成功量产超过170款车型。据高工智能汽车统计数据显示,在2024年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智驾计算方案市场,地平线凭借低、中、高全阶计算方案的产品布局以33.97%的市场份额位列市场第一。

      以大众汽车为例,它在中国以合资形式的一汽大众、上汽大众运作为主,相比比亚迪、小鹏等自主品牌,智驾动作更加滞后。不像比亚迪能够通过自研、供应链降低成本,使用传统架构、供应链的合资品牌面临更高成本。

      面对比亚迪全系智驾、小鹏MONA3等产品在10-20万市场的“智驾突围”,大众汽车、丰田等品牌必然受到冲击。

      为此,大众汽车早在2023年11月便通过子公司CARIAD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地平线从合资公司获得的收入主要来自向其提供算法和软件授权,以及智能驾驶的技术服务。2024年上半年,这部分收入对地平线的营收贡献比例高达37.6%。

      尽管如此,大众汽车仍面临挑战。2024年第三季度,大众全球销量同比下降7.1%,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9.8%

      此外,其他传统车企也在努力寻找出路。

      2024年10月的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喊出“不客气”口号,称“明年,奇瑞的智能化也要不客气了,必须进入行业头部”,将把智能化、AI作为奇瑞下一个20年、40年的重大机遇和突破方向。

      随后的11月广州车展上,BBA接连展示智驾加速成果,宝马首次展示V2X(车对外界信息交换)技术,奔驰公布基于自研操作系统打造的智驾方案,采用无图“端到端”模式;一汽奥迪则与华为合作,展示首款搭载华为高阶智驾方案的车型Q6L e-tron。

      当智能驾驶成为新时代的必答题,智驾技术的高低将成为分水岭。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跟不上智驾节奏的车企,没有智驾的汽车都将被淘汰。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即时

    新闻

    明火炊具市场:三季度健康属性贯穿全类目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线上零售额94.2亿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优异,同比有14%的涨幅,传统电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企业IT

    重庆创新公积金应用,“区块链+政务服务”显成效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3C消费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高能实力,创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配置和精准的色彩呈现能力,为您的创作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双十一期间低至2799元,性价比很高,简直是创作者们的首选。

    研究

    中国信通院罗松:深度解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

    9月14日,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专题论坛在沈阳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