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曜光学宣布4月9日发布新品镜头七工匠推出“云釉白”50mm F1.8全画幅自动对焦镜头智己汽车2025款LS7本月亮相,多项配置升级引关注五年服役期结束:微软Surface Book 3二合一笔记本迎来“退休日”AI超级应用什么时候才能出现?英特尔将“Panther Lake”处理器列为2026年产品,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投产一加13T手机本月发布:骁龙8 Elite+6000mAh大电池腾讯发布GeometryCrafter:用AI解锁开放世界视频的几何一致性之美Krea整合Gemini文字生图与图像编辑功能:Chat界面迎来实用性飞跃“拍星星的手机”遇见“星星的孩子”,中兴努比亚手机全系上线自闭症儿童画作壁纸智行 创见新机 | ECS 2025第八届电子通信与半导体数字科技大会全速起航小豚当家亮相2025上海华为智选鸿蒙智联伙伴峰会与AWE展会,引领智能安防新未来飞桨3.0正式发布,支持文心4.5等大模型,跨芯片适配成本降80EasyControl_Ghibli模型上线:免费解锁吉卜力风格图像生成AR眼镜销量涨6倍!宇树之后,高科技品牌纷纷加码速卖通腾讯元宝更新,多图上传+智能处理一键搞定ElevenLabs发布全球首款犬类AI文本转语音模型“Text To Bark”AI智启生活 第15届深圳国际移动电子展亮点“剧透”亚马逊云科技AI助手Q Developer集成OpenSearch Service 提升运维效率MiniMax Audio推Speech-02语音模型,一次性可以输入20万字符
  • 光储充一体化大战,华为数字能源和比亚迪都入局了

    2025年04月01日 11:04:09   来源:青橙财经

      华为,在能源行业有大动作。

      3月26日,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伙伴大会举行。华为提出三大核心战略:光储充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推出原生光储充解决方案;面向商用车,推出液冷充电;成立超充联盟,抢占全国超充网络机会。

      很少有人知道,华为数字能源作为华为重点业务的一部分,一年收入超过500亿元,国内国外众多项目都有华为的身影。而华为当下在能源行业的首要布局,就是三大战略打头的光储充一体化。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在《2025-2030年中国光储充一体化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指出,2023年全球光储充市场规模已突破650亿元人民币,中国以51.09%的全球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到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1134.24亿元人民币,增长十分迅猛。

      这个横跨光伏、电池、储能等赛道的行业,如今已经引来了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以及大批光伏巨头的入局,造就了首航新能源等离上市临门一脚的企业。而这个市场,或许也即将走入烈火烹油的境地。

      01

      「悄然走红的光储充一体化是什么?」

      光储充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把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充电设施建造在一起,变成一个大型充电站。比如在新能源车充电场景,利用充电站顶部的太阳能光伏电板转化电力,给充电桩和储能设施备电,同时实现商业化运营。

      其实,早在国务院2020年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里就提出,要统筹新能源汽车能源利用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协同调度,鼓励“光储充放”(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放电)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建设。

      但为什么直到这两年,外界才能看到华为等巨头频繁释放布局的大新闻?

      其一,顶层布局早,但相关行业很吃具体政策支持,而各地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建设政策都是近期才跟上的,比如上海年初才发布《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众所周知,补贴是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动力。

      其二,巨头拿到的成果,往往都是它们在产业链上耕耘了多年之后,开始做整合的商业模式,才有了最新的变化。一个光储充一体化电站,背后涉及充电技术、电池技术、光伏技术和智慧管理。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问题:光储充一体化背后的巨头,都有谁?

      其中的第一派,大多是垂直领域的能源企业。比如光伏领域的天合光能、阳光电源、晶科能源、东方日升,电池龙头宁德时代,还有类似即将上市的、估值百亿的光伏储能解决方案商首航新能源这类专做光伏、储能设施的新兴公司。今年2月,东方日升就在山东区域推广会上强调,要光储并进,超越传统光伏与储能的结合。

      但不难发现,光储充的终点之一,就是靠收电费赚钱。有“充”这个环节的布局,商业模式就更加完整。所以,因为在新能源车等应用场景上更有优势,以华为为代表,由跨界企业、场景化服务类企业等组成的第二派企业,正在搅动更大的风云。

      02

      「搅动风云的“新势力”」

      第二派企业,主要是“生态类”企业——做光储充产品的供应,同时也涉及运营服务。所以,华为、比亚迪这类跨界企业,特来电、星星充电这类服务企业,都包含其中。但最具代表性的,仍是在光储充赛道待了十几年的华为。

      华为数字能源的三大战略,明显是从光储充一体化角度出发,试图占据最好的生态位。这粗看来会让人有些意外,因为华为连新能源业务都需要强调不造车,转而用鸿蒙智行赋能的方式下场,但能源业务却做到了从基础设施到超充建设都自己来。

      上世纪末,华为发家之时就发现,大量的通信设备对电源要求非常高,但市面上的供应商都满足不了华为的需求。于是,它选择主动制造电源,并在2000年成为国内最大的通信电源生产商。可惜当时互联网泡沫破灭冲击通信市场需求,华为因求生卖掉了电气业务。直到2010年左右,全球光伏产业飞速发展。原本已经退出能源行业的华为发现,自身在电源管理、设备方面的技术积累,恰恰和光伏尤其是逆变器市场非常契合,进而再次入局能源市场,并从光伏逆变器出发一路完善,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进入充电市场,完成光储充一体化布局。

      经过这一系列波折,不难发现,对华为而言,能源一直是受到极高关注的生意,所以多年来从未放弃。华为公布的年报显示,2023年,华为数字能源业务实现526亿元收入,几乎与云计算业务齐平。

      对比华为,主攻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同样已经是隐形的光储充巨头。比亚迪3月24日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其储能、光伏及二次充电电池等清洁能源业务在2024年得到显著增长。尽管和比亚迪汽车业务79.45%的占比相比,光储充业务体量不算大。但比亚迪掌握的汽车市场基础,却对它拓展能源业务明显有利。比亚迪也在年报中明确,将稳固公司在全球储能市场的龙头地位。

      华为和比亚迪的共性,说明了为什么这些看似“局外人”的巨头,能在光储充赛道上搅动风云。

      其一自然是因为它们抓住了汽车产业这个巨大的需求池,离充电站等应用场景更近,尤其是对超充技术的布局一旦成功,它们就会掌握相关的标准,提升光储充一体化的竞争力。这也是为什么光储充一体化的核心提供商里面会有星星充电、特来电等专业的运营商,它们也许不像传统能源企业一样掌握制造技术,但擅长场景化运营和拓展,在商业模式上更有竞争力。

      其二,光储充产业依赖供应链,而国内光伏储能产能过剩,成本不高。传统能源企业只要有供应链,都能“无痛”进军光储充一体化,更不用说华为这类手握重金的企业。

      其三,它们都从制造业起家,相关研发能力强悍。比如,华为靠着早期在通信电源方面的研发积累,直接入局光伏逆变器市场,短时间内就摒弃了传统的集中式逆变器,开发出故障率更低的“组串式架构+智能化管理”模式,直接干到份额世界第一。华为数字能源在沙特建造的世界最大光伏储能微电网,也都采用了自己的智能组串逆变器、智能组串储能单元和自有电化学储能系统。

      最后,华为销售能力也值得一提。2015年,中国民生投资集团将建全球最大光伏电站宁夏盐池电站的消息传出,华为销售铁军直接进驻中民投办公室,一对一深度交流拿下客户。

      03

      「光储充即将进入“血拼”期」

      毫无疑问,华为、比亚迪这些企业从应用出发,已经拥有改写光储充一体化未来发展势头,乃至改写能源市场格局的实力。而当前国内追捧新能源的环境,更让它们如鱼得水。

      大多数人之前或许都没听过光储充的名号,因为早期市场对光储充的需求很少涉及个人。现在,虽然布局仍以企业和政府为主,但新能源车这个重要变量,正在线下大面积抢占光储充一体化的机会。

      去年,华为数字能源透露,截至2023年底,全球已有330万户家庭选择华为户用解决方案。而刚刚举行的大会上,华为数字能源明确提出:“通过光储充协同降低用电成本30%,实现光伏100%就地消纳,让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充电。”

      这背后,隐藏着行业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也预示了又一场“血拼”的到来。光储充的竞争,也许不会弱于新能源车。

      第一个趋势是市场重心的转移。不管是传统能源企业还是华为这种玩家,之前一直在海外动作比较多。比如晶科能源年初拿下阿联酋全球最大光储项目的首选供应商,比亚迪年初中标沙特电力项目,刷新中国企业海外储能订单纪录,现在则明确“要形成类似刀片电池、汉等现象级产品,力争储能市场份额全球第一”。这主要是因为,此前国内还未进入光储充密集建设期,海外有旺盛的户储需求,且内卷程度不如国内,因此具备更好的利润空间。

      然而随着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高增,且鼓励光储充一体化发展的政策越来越明确,企业也纷纷调转船头,回国争取机会。去年5月,海南首个“光储充”一体化低碳服务区样板点在三亚亮相,幕后方案提供者就是华为。华为智能光储解决方案和全液冷超充技术,目前正在全国普及。

      第二个趋势则是,随着光储充的规模做大,要管理好能源,智能化能力就越来越重要。华为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智能化技术涵盖了从发电场到终端充电设施这一整条链路。比如华为智能光风储发电机可以实现电站高度自动化稳定运营,华为全球首款从芯到网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可以降低度电成本、利用传感器提高安全监护能力等。

      并且,随着这块蛋糕增大,企业入局方式也开始变得多元。在资本手段方面,小米及其创始人雷军,通过小米科技等投资机构大范围进入储能、电池、材料、光储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至今已有超过20起投资。去年,小米还成为储能企业科大智能的新增股东,后者正在布局模块化储能及微电网控制技术,实现储充一体化布局。

      显然,入局玩家越来越多,光储充几乎可以确定为下一个市场爆点。走入红海,掀起风浪,那些曾经在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过的场景,也终将在光储充一体化这个交叉复合的赛道上重现。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即时

    新闻

    明火炊具市场:三季度健康属性贯穿全类目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线上零售额94.2亿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优异,同比有14%的涨幅,传统电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企业IT

    重庆创新公积金应用,“区块链+政务服务”显成效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3C消费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高能实力,创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配置和精准的色彩呈现能力,为您的创作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双十一期间低至2799元,性价比很高,简直是创作者们的首选。

    研究

    中国信通院罗松:深度解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

    9月14日,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专题论坛在沈阳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