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方亦落
2018年年初,日本东京一家名为“Henn-na Hotel”的酒店“请”了243个机器人负责管理与服务。顾客从入住到离店,全程都由机器人引导与陪伴,在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然而时至今日不过一年时间,这家酒店却选择了对机器人“裁员”:解雇了一半的机器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自从“雇用”了这些机器人员工之后,它们给酒店制造出的问题远远超过它们能够解决的问题。
例如,大堂中的舞蹈机器人会时常死机;前台登记处的机器人需要人类的帮助才能完成分内的工作;门房机器人回答不了关于附近景点和出行时刻表的问题。当顾客进入房间,机器人语音助理Churi同样不能回答问题,甚至还会“使性子”和客人发生冲突;当客人需要运行李,行李车机器人只能到达酒店100个房间中的20多个,还不能爬楼上坡,遇到恶劣天气还会“罢工”,另外这些机器人不能灵活应对障碍,常常会被卡住。
酒店使用机器人的初衷,不仅是制造噱头吸引顾客,更是为了节省成本,并且给顾客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体验。可照这些机器人的工作情形来看,酒店老板怕是有操不完的心,还不如使用人类员工来得直接干脆。
近些年人类总是担心AI发展得太迅速,好像我们的饭碗分分钟都有丢失的危险。现在看来,机器人想保住饭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开始机器人出现在工业领域,对于一些固定的程式化工作完成度颇高。然而进入到消费级市场,机器人就没那么擅长了,“智商低下”的机器人不仅出现在日本的这家酒店,在其他领域也能够看到。
例如,扫地机器人不会拐弯,不会避开障碍,无法将垃圾和有用的物体区别开来。
银行的大堂服务机器人无法应对顾客的疑问,更无法安抚顾客的情绪。当然,人类可以将机器人的表现看做是“呆萌”、“蠢萌”,并且会感觉很可爱。但对于那些真正有需求的人而言,机器人这样的表现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毕竟如果是人类员工这么处理问题,早就被“炒”了不知几次了。
为何机器人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技术上的不成熟是重要的原因。现今存在的生活服务机器人,无论是语音交互系统还是数据库方面都不够成熟,语义理解与对话能力较为薄弱。对人类员工而言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到它们这里却成了难题,所以自然就谈不上什么效率。而扫地机器人的导航系统、识别系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此外,机器人产业的成熟离不开标准的制定,包括传输数据、平台、接口等许多方面。而如今业内的情况是不同企业各有标准,且彼此做不到互联互通。标准不统一,行业自然也就无法更进一步,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36年前,提出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的科幻作家、未来学家阿西莫夫应《The Star》(多伦多星报纸)的邀请,对2019年做出了预测,其中一条就是“机器人能够替代人类工作、进入工厂和家庭”。
如今看来,阿西莫夫的预测有一部分成为了现实,但机器人还未能完全“代替人类”。从机器人丢饭碗一事可以看出,如今的许多工作依然需要人类去做。机器人想要保住饭碗甚至取代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XXX(非中文科技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请尊重版权保留出处,一切法律责任自负。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问题,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citnews.com.cn。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线上零售额94.2亿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优异,同比有14%的涨幅,传统电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配置和精准的色彩呈现能力,为您的创作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双十一期间低至2799元,性价比很高,简直是创作者们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