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随着AMD的崛起,CPU的核心数变得越来越多,以前四核心8线程的处理器是i7,如今四核心八线程已经是i3了。而AMD的5950X已经16核心32线程了。
未来CPU核心会越来越多吗?多少核心够用呢?我们来看一下。
从单核心到多核心
在PC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CPU都是单核心的。到了单核心性能难以继续提升之后,发展出双核心,四核心,八核心。
在服务器端和高性能计算领域,很早就遇到性能瓶颈,早年的解决办法是单核心处理器,但是多路并行。后来当PC处理器发展出双核心、四核心之后,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领域也在使用多核心处理器。同时操作系统也对多核心并行有越来越好的支持,win10最多可以支持1024个物理核心。
在多核心出现之后,关于单核心性能与多核心性能就有了分歧。用户体验和理论性能不一致。理论上高频少核性能差,但是体验并不差。
这主要是因为程序支持的原因,程序支持多核心真得能支持的好,那么我们的处理器不是今天的样子。而应该是一大堆小核心,英特尔至强堆56个大核心,桌面堆64个小核心。手机堆64个更小的核心。苹果也不会搞什么M1的大核心,而是把小核心做32个来用。
事实上,大多数程序对多核心支持是有限的,只是上限逐步提高。
同时,体验方面,对于不支持多核心的程序,操作系统支持多核心,只是把单核心任务轮流分给各个处理器,还是处理器的单核性能依然决定体验。
多核心带来的高性能很多时候并不能在实际应用中获得收益。
处理器发展的两条路线
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往往是硬件比较昂贵,软件去配合硬件,无论编程多困难,都要去优化。
这样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就可以尽可能得使用多核心处理器,获取更高的性能。
但是,性能本身是一个平衡的问题。强核心性能强功耗大,可以堆20个。弱核心性能弱功耗低,可以堆100个,但是这100个性能加起来比20个强。
但是100个处理器,互联的效率未必高。效率损失后,100个就未必比20个强了。
AMD现在8个核心堆在一起,然后再互联。英特尔很久以前就搞过众核,现在堆28个核心,再两个互联,有56个核心。神威是64个核心+1个管理核心,然后四组260个核心。富岳是12个核心+1个管理核心,四组52个核心。GPU如果看成并行计算机的话,核心就更多了。
这些核心数都是与架构,互联体系相关的,尽可能提升多核心的效率。
所以,高性能领域,软件适应硬件,一定是核心数越来越多。
而在消费领域,是有大量应用软件,硬件要根据软件情况来发展,强大的高频单核心依然决定性能体验。多核心超过一定数量,用户在大多数程序中感知不到。
所以,在消费领域,苹果的路线是对的,在效率可接受的情况下,把大核心做大,提升IPC。核心数看软件的优化的情况。
如果大多数软件只能支持双核心,那就两个大核。如果支持四核心,那就四个大核心。
对于最难多核心优化的游戏来说,现在主流游戏8个核心都没有问题。所以8核心16线程很长一段时候都会够用。
未来的混合计算
对于用户来说,所使用的程序是不确定 ,有些程序只能支持四核心、八核心,有些程序多多核心优化的非常好。有多核心处理器,会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针对用户的灵活需求,未来可能发展出混合计算的模式。
对于普通需求,有一块八核心,16核心的CPU,对于高性能计算,有一块独立的多核心计算卡,这块计算卡可能是GPU,可能是众核的CPU,可能是可编程的专用单元。用户可以灵活应对不同的应用场景。
这种混合计算单元,可能集成到一块IC上面,形成另外一种可以高性能计算的大小核。
我们未来看到就不是4大4小这种手机SOC的大小核,而是4大64小这种类似超级计算机的大小核。混合计算或成为处理器的未来。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线上零售额94.2亿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优异,同比有14%的涨幅,传统电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配置和精准的色彩呈现能力,为您的创作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双十一期间低至2799元,性价比很高,简直是创作者们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