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酷派集团发布了2023年和2024年中期业绩及独立调查报告,复牌后的酷派似乎已经稳住了阵脚。然而,很多人心中不禁浮现出一个问题:酷派手机在京基系的掌控下,会走向何方?
2023年,酷派手机和配件的收入仅为2亿港元,这个昔日风光无限的品牌如今已在主流市场外徘徊,只能在日益拥挤的下沉市场踽踽独行。若郭德英回望过去,可能对酷派的现状不会有半点留恋。自2021年与酷派集团的股东关系划清界限后,这位曾经的行业先锋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在郭德英的带领下,酷派曾独领风骚,开创了令人耳熟能详的双卡双待手机模式,而如今,这样的创新已成常态。
如今的酷派,与当年“中华酷联”中的强者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郭德英的传奇经历虽讲不尽,但他在手机行业的沉浮故事,却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当年他为酷派奠定基础时,正值中国通信市场蓬勃发展,从传呼机时代一路过渡到手机。他敏锐地发现了手机市场的潜力,于2003年推出了CECT酷派688.凭借魅力四射的彩屏电阻触屏,一举成名。随后的酷派828更是开创了双卡双待的先河,让品牌一时间风头无两。
可惜好景不常,电信运营商逐渐加强竞争,酷派也难逃厄运。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自2014年后,酷派的市场份额急剧下滑,面临了库存高企及经营危机的窘境。郭德英将手中的股票逐渐转让给乐视集团,最终于乐视的倒退中被迫离开。
而酷派的接盘者京基系在股东更迭后,虽引入了一系列前小米高管,试图通过紧抓性价比重返市场,但市场反响却平平。根据数据,2019年至2023年,酷派的手机及相关配件收入从12.77亿港元跌至1.81亿港元,已然远不及小米等巨头的日常销量。从某种意义上说,酷派在手机行业的回归之路,似乎走上了一条难以翻盘的道路。
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陈家俊意识到,仅靠手机业务难以存活,于是酷派开始拓展到地产和数字货币领域,以期改变现状。如今,酷派尝试转型为智能科技综合企业,渴望在全新的领域中书写新的篇章,而手机业务的缩减反映了整个行业的巨变。
“中华酷联”的故事已然换了新的角色,华为、小米等品牌继续发力,酷派这块沉重的砖在连环鞭策中迎来了转型挑战。无论如何,昔日的辉煌已成往事,前行的路则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线上零售额94.2亿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优异,同比有14%的涨幅,传统电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以前都要去窗口办,一套流程下来都要半个月了,现在方便多了!”打开“重庆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关材料,仅几秒钟,重庆市民曾某的账户就打进了21600元。
华硕ProArt创艺27 Pro PA279CRV显示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配置和精准的色彩呈现能力,为您的创作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双十一期间低至2799元,性价比很高,简直是创作者们的首选。